中科院院士著名地球化學家謝學錦逝世 享年94歲 中科院院士著名地球化學家謝學錦逝世 享年94歲 來源:澎湃新聞網 (原標題:94歲著名勘查地球化學家、中科院院士謝學錦逝世) 據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官網披露,世界著名勘查地球化學家...
龍飛船先于進步號對接空間站:避免“快遞員”同時登門 來源:科技日報 據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于北京時間2月22日下午,在抵達國際空間站前中止了與空間站的對接操作。航天專家、《國際太空》雜志社執行總編龐之浩判斷,其原因很...
世界最大太陽能電站成死亡禁區:烤焦飛鳥 來源:快科技 在人們普遍認識到化石能源的污染性,并逐漸枯竭的事實之后,人類開始更多的探索清潔能源的使用。 其中,太陽能被認為是唯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能源。 不過,最新的研究事例...
94歲高齡“鋰電之父”再出山:發明新“全固態電芯” 電池行業已經多年沒有長足進步了。智能手機技術日新月異,電動汽車越來越流行,但受制于鋰電池有限的容量,手機的續航和電動汽車的里程仍然是擺在人們面前的尷尬問題。行業在等待一項全新的...
沒有牛頓、愛因斯坦,物理學將會怎樣? 來源:環球科學微信公眾號 一種觀點認為,科學界并不會發生任何改變,他們發現和建立的理論遲早都會產生。這對于一直把這些大師奉為“科學巨人”的我們來說,或許是件奇怪的事。他們建立了學科...
我國對西北印度洋深潛調查:“蛟龍”號完成2017第一潛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月28日在西北印度洋完成中國大洋38航次首次下潛。這是“蛟龍”號今年開展的“第一潛”,也是我國首次對西北印度洋開展深潛調查。 “蛟龍”號此次最大下潛深度為3117米,水中時...
人類情感難量化:機器人能成為“閨蜜”嗎? 來源:北京晨報 2月23日,臺灣金門航空站宣布,將有一位情感機器人Pepper,加入航站服務團隊,擔任航站導覽員,迎接旅客。 “問題不在于智能機器能否擁有任何情感,而在于機器實現智能時怎么...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進入整艙測試:2018年將發射升空 資料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已于2016年底完成總裝,目前進入整艙測試階段,預計2018年發射升空。 包為民介紹,...
中國火箭家族又要添新丁:長征8號最快2018年首飛 來源:中國日報網 長征系列火箭/來源:中國日報網 據中國《中國日報》27日報道,中國為滿足商用衛星發射需要,將加速研發下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8號”,預計長征8號將在2018年年內完成首飛。...
中國翼龍Ⅱ無人機:世界一流 可“無人”操控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定格翼龍Ⅱ:察打無人機“無人”操控——總設計師李屹東稱其屬世界一流水平 翼龍Ⅱ無人機 成功首飛 2月27日,中國新型長航時偵察打擊一體型多用途無人機系統——翼龍Ⅱ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