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瘋狂繁衍的小龍蝦最初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呢?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神奇生物  時間:2021-05-22 

剛入夏不久,咱們的好朋友小龍蝦,就因被判“云南省二級嚴峻外來侵略物種”,又雙叒叕一次喜提微博熱搜榜首。

各路網友紛繁報名表明,樂意去云南為消除物種侵略奉獻菲薄之力。

在我國新聞網建議的投票中,約9.2萬網民挑選了麻辣口味烹而食之。

這么多張狂繁衍的小龍蝦開端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呢?小龍蝦帶來的“物種侵略”之嫌,真的能夠停步于吃貨的好食欲嗎?捕食戶外成長的小龍蝦會不會對當地環境發生影響,自身又是否存在飲食安全問題呢?

今日覽覽就為咱們作出一致回答。

小龍蝦究竟是個什么蝦?

小龍蝦是近年來我國常見的淡水類甲殼動物,學名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也叫紅螯蝦或淡水小龍蝦。和其它螯蝦相同,小龍蝦也有螃蟹般的螯足,但它們的螯足上有著更為杰出的棘突,頭胸甲上的棘突也特別顯著,所以在氣勢上勝過許多螃蟹。追溯其老家,其真實墨西哥北部到美國的佛羅里達區域,因其肉質鮮美,被廣大吃貨追捧,后來被廣泛引入到美洲其它當地,以及歐洲和亞洲,具有高度習慣性的它們很快得以在世界各地扎根。

全身暗赤色,鉗子(螯足)上有赤色棘突(作者拍照)

小龍蝦們喜愛陡峭的溪水和靜水生境、沼地、水溝、泥沼和池塘等當地,尤其是賦有植被、落葉等環境。它們白日躲在窟窿里,傍晚出來尋食,晚上就開端各種嗨皮了——這也是為什么釣龍蝦運動要在晚上進行。 

當水溫在21-27℃時最適合其成長,一旦溫度低于12℃它們就不怎樣長個了——這也是為什么吃龍蝦活動多在夏日進行。 

小龍蝦好心愛啊,我去菜場買兩斤放生讓它們自在能夠嗎? 不,可,以,啊! 

作為典型的底棲和雜食食性動物,小龍蝦以昆蟲、幼蟲、碎屑等為食,喜食動物源性物質,一起也會取食各種水草與藻類。關于當地魚類、甲殼類、蝌蚪和水生植物等而言,小龍蝦其實并不非常受歡迎。它們對魚苗發花和1齡魚種培養也有必定程度的影響,并損害人工繁育的幼蚌,又因其取食植物根系而直接對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發生災害性損壞。 

由于克氏原螯蝦食性很雜,抗病性也很強,還或許帶著螯蝦瘟疫真菌(Aphanomyces astaci),該真菌是IUCN 全球100種最具要挾的外來侵略物種之一,曾使得歐洲的本鄉北歐螯蝦(Astacus astacus)從常見種變成了易危種。 

克氏原螯蝦關于水質的要求并不高,在一般的水體中能夠活的很好,每年至少繁衍3-4次,一次約產卵500-2000粒,3-5個月就能重達1兩;在必定咸度、低氧氣、極點溫度和污染的水體中也能活下去。食欲好,身體倍兒棒,成長速度也很快,再加上強壯的繁衍力,克氏原螯蝦很快成為了全球規模聞名的外來侵略種,對一些靈敏生境有很大損壞效果,此外,它們還喜愛在堤壩上筑穴,引發灌溉用水的丟失,對地步形成損壞。

小龍蝦捕食農業友愛動物(黑斑側澤蛙蝌蚪),被抓了現行(作者拍照于成都市東湖公園)小龍蝦捕食農業友愛動物(黑斑側澤蛙蝌蚪),被抓了現行(作者拍照于成都市東湖公園)

總歸,但凡有小龍蝦的水域,其間的生物多樣性都會明顯下降,農業和漁業也會遭到影響。所以,施主,千萬不要放生啊! 

而吃貨們,現在是表現你們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造、保家衛國的時分了! 

究竟是誰把小龍蝦帶到我國的?一開端便是為了吃嗎? 

在1927年,日本人從美國夏威夷少數引入了克氏原螯蝦,意圖僅僅作為牛蛙的飼料,隨后該蝦很快“占領”了日本。大約在1929年,小龍蝦又經日本流入到了我國的南京。這也是“小龍蝦是日本人二戰時期為了消除尸身引入我國”的流言源頭,實屬無稽之談。其他不說,拿小龍蝦消除尸身,也太費時吃力了吧? 

為啥小龍蝦這么受歡迎?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都吃小龍蝦。從2009年開端,全世界小龍蝦飼養產量就在50萬噸以上。產量最大的是美國,其次是我大吃貨國——我國。我國在2003年的產量就超越了5萬噸,到2005年增加到8萬噸,產量超越3.03億美元。從我國出口的小龍蝦首要以熟食為主,什么蝦尾、蝦仁、蝦醬、整只蝦、辣粉蝦等,首要銷往歐洲、北美、日韓和東南亞等商場。 

為什么小龍蝦能遭到門客們的歡迎——由于它們的肉質緊實,尾巴上寸把長的肉,在門客的眼里,其鮮美程度無與倫比。小龍蝦體內蛋白質含量很高,占總體重的16%-20%左右,脂肪含量還不到0.2%,且肉質易消化,此外,蝦肉富含鎂、鋅、碘、硒等多種重要微量元素。小龍蝦殼富含蝦青素,經過深加工后,提取的殼聚糖、蝦青素等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廣泛運用于生物、醫藥、食物、化工等工業范疇。

麻辣小龍蝦(作者拍照)

野生的小龍蝦能吃嗎,吃多了會重金屬中毒身亡嗎? 

“小龍蝦生活在污染的水體中,吃廢物,富含重金屬,對人體損害極大”……這些都是真的嗎?小龍蝦的確能夠習慣各種污染環境,但這并不代表它們就喜愛待在很臟的當地。其實小龍蝦之所以能夠“扛”下來,要得益于它杰出的排毒減毒機制。在推陳出新進程中,小龍蝦能把重金屬集合轉移到外殼,然后經過不斷蛻皮把毒素轉移出體內。這種耗費能量的進程,使得小龍蝦不怎樣長肉,較難儲藏能量去繁衍。其實它們最喜愛潔凈水體和新鮮食物,這樣才會個頭大,繁衍多。市面上的小龍蝦,就基本是大個且肉厚的。而且國內小龍蝦出口量很大,能夠經過國外的食物檢驗關。所以,不必憂慮重金屬。許多關于小龍蝦的流言也被許多有責任心的科研人員駁斥謠言屢次了。所以,你就不必憂慮這些了,該吃吃!不吃怎樣能表現廣大吃貨為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造,忍饑挨餓堆集起來的愛國情趣? 

怎樣科學地食用小龍蝦? 

作為資深吃貨,怎樣能不了解內部結構呢?話不多說,請看圖。

圖片來自http://imgarcade.com/1/crawfish-internal-anatomy,經作者加工

咱們吃的部分首要是腹部,也就咱們常說的尾部。此外,大的螯足里邊也有肉。整個螯蝦里就算有重金屬(含量并不必定超支),它也會集在咱們不會吃的蝦鰓、內臟和蝦殼中,肌肉中的含量簡直為零。吃的時分只需留意:熟透、去頭、去鰓、去蝦線。蝦線便是腸。逮住尾巴中心的尾節,順著蝦體一扯,就能輕松去除蝦線。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徒手剝殼——假如沒有吮指頭那一步,還能叫吃小龍蝦嗎?

去掉頭胸甲的小龍蝦(作者拍照)

下面附上真人體會后總結的戶外捕捉攻略: 

1、選個湖或許塘(南邊大部分公園湖里應該都有這貨) 

2、預備一個網兜,一根一米長的竿(綁上繩子,繩子拴上動物內臟); 

3、傍晚時開釣; 

4、找池塘邊小洞或許亂石堆、亂草堆,甩桿把內臟放過去蠱惑它出來,等它用鉗子夾住內臟的時分,悄悄把它們拖到適宜的當地,然后用網兜起來便是; 

5、有時分能用手就不必竿,用竿必定要有網; 

6、平心靜氣,被奸刁的蝦耍了也不要罵娘; 

7、善持久戰,充分利用小龍蝦貪吃的特色,耗費敵方膂力; 

8、留意安全,當心落水; 

9、真實抓不到能夠去菜商場買兩斤; 

10、拿火鍋底料炒,滋味不錯。網上也有許多攻略。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0965
本文標題:這么多瘋狂繁衍的小龍蝦最初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呢?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