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人類目前已知的最大鳥類是已經滅絕的象鳥。這種不會飛的動物高度超過了10英尺(3米),最初生活在馬達加斯加。
然而人們對它的生活方式知之甚少,不過現在有新的研究發現它們可能在夜間活動,并且可能幾乎沒有視力。
大約在500-1000年前消失的象鳥其滅絕原因被認為是棲息地的減少以及/或是對它們的過渡捕殺。如果它們的視力真的很差,那么它們真的非常容易被獵殺。
來自奧斯汀德克薩斯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對兩具來自不同種類的象鳥的頭骨進行了CT掃描。基于這些掃描得到的頭部內部輪廓,研究小組制作出了描繪它們大腦形狀的數字模型。
結果他們發現,在這兩種鳥類中,控制視力的視葉非常小--在兩種鳥類個頭更大的那種中,視葉幾乎可以被認為是不存在。
負責這項研究的Christopher Torres博士生表示,從來沒有人懷疑過象鳥是夜行者,少數對它們行為展開的研究則都是明確假設它們是在白天活動。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1006
本文標題:大鳥類在夜間活動!可能幾乎沒有視力?!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本文標題:大鳥類在夜間活動!可能幾乎沒有視力?!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