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每一種生物所能夠接收的光頻率范圍不同,所以有些動物還得靠紫外線才能找到路或看清楚物體。例如蜜蜂在找尋花蜜、為花朵傳粉的時候,也必須藉助于紫外線。此外,紫外線也能協助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人類是看不到波長390nm以下的紫外光的,但是某些動物可以,比如蜜蜂等鳥類、蛇、大型蜥蜴等。
利用這個特性,澳洲的石龍子(skink)們學會了在殘酷的自然界生存下來。
石龍子是約1,275種蜥蜴的統稱。石龍子體型中等,尾較長,體表鱗片光滑,類似蛇,生命力強,喜土中穴居。缸養條件簡單,缸底鋪沙土5至10厘米厚,放飲水盆和喂食盆各一個,食物以面包蟲和其它昆蟲為主,注意保持環境潮濕。
研究發現,澳洲地區發現的不少石龍子擁有藍紫色舌頭,其中舌背比舌面顏色更深。科學家稱,石龍子平日里的舌頭并不這樣,只有在極端危險的狀態下才激發。
通過反射紫外光,捕食者如蛇、大蜥蜴看到后多數會嚇到甚至躲開。
當然,這套危急時刻的應激反應還包括身體膨脹、嘶嘶聲等。
對于沒有語言功能的動物和原始人來說,當野獸出現時會引發恐懼反應——分泌皮質醇類激素,心跳加快、雙手震顫、出汗、血糖增高等,這些反應都是有利于戰斗或逃跑時機體對能量需求的。對動物來說,這種應激反應只在當下發生。
對于動物來說,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在進化過程中,腦對于危險進化出了“安全勝于后悔”的機制。安全勝于后悔的意思是:對于草叢中是否有獅子,分析錯誤一百次也是安全的,但是只要一次錯誤的判斷就會直接導致死亡。因此,在進化上只有那些對危險信號十分敏感的動物才會存活下來,這樣存活下來的動物的腦就對有可能存在危險十分敏感。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1107
本文標題:厲害了!動物通過反射紫外光嚇跑捕食者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本文標題:厲害了!動物通過反射紫外光嚇跑捕食者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