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雌性大雕鸮居然共同孵化雛鳥!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神奇生物  時間:2021-05-22 

     大雕鸮Great Horned Owl (Bubo virginianus) 見于美國,南美洲和北極地帶。生活于林間,農田和郊區。該鸮的一大特點是其角狀耳羽和較大的橙黃色眼睛。大雕鸮上身為淺灰色,前胸有條狀羽毛。其足部羽毛一直覆至趾部。體長可達18-25厘米,翼展寬度可達1-1.5米。大雕鸮是美洲一種大型的貓頭鷹。它們的適應力強,是美洲分布得最廣的鴟鸮科。 

   據報道,近日科學家在美國內華達州里諾發現兩只雌性大雕鸮貓頭鷹和一只雄性貓頭鷹聚集在一起,共同筑巢,形成前所未有的共存局面。今年春天,科學家發現兩只雌性和一只雄性大雕鸮聯手孵化并養育雛鳥。不尋常的是,大雕鸮一種著名的實行“一夫一妻制”的鳥類。

   《國家地理雜志》仔細研究了這些鳥類的家庭生活,并指出這是這些大型貓頭鷹展示“一夫多妻制”的第一個例子。 這種行為在貓頭鷹中并不常見,盡管科學家們2013年在倉鸮中發現一個例子。

   

    這些貓頭鷹在沙漠研究所一座建筑物的窗臺上筑巢。沙漠研究所它與內華達州野生動物部門合作,對貓頭鷹的日常生活進行直播。令他們驚訝的是,研究人員看到兩只產卵的雌性貓頭鷹,還有一只雄性貓頭鷹為它們帶回了食物。

  內華達州野生動物部門的生物學家David Catalano表示: “要讓這兩只雌性貓頭鷹在彼此距離不到一英尺的地方產卵非常獨特。”  只有一只雌性貓頭鷹的卵孵化成雛鳥,但兩只雌貓頭鷹都照顧雛鳥。

  Catalano告訴《國家地理雜志》,這可能是其中一只雌性貓頭鷹誤把雛鳥當作自己的孩子。也有可能是體型較大的雌性貓頭鷹與體型較小的雌貓頭鷹有“血緣關系”,因此這可能是祖父母或姐妹幫助撫養雛鳥的案例。雕鸮是北美洲最早繁殖的鳥類。它們于1月下旬或2月初繁殖,在10月的冬天就開始互相呼叫。它們會在12月前交配。位于熱帶氣候的群落,其繁殖季節很不明確。它們會接管其他大至鳥類的鳥巢,有時更會加些羽毛。烏鴉及渡鴉、紅尾鵟或大型松鼠的巢都是它們的對象。它們有時也會利用樹洞、崖壁、空置大廈及人工平臺等作為鳥巢。

     大雕鸮每次平均會生2只蛋,介乎1-5只蛋。鳥蛋平均闊4.65厘米,長5.52厘米,重51克。孵化期介乎30-37日,平均33日。雙親會不斷哺育雛鳥至兩星期大,隨后開始減少。6星期大的幼鳥會移到附近的樹枝,1星期后開始學飛。雛鳥在10月下旬仍會要求哺育及未離開雙親,直至12月雙親開始繁殖第二胎。幼鳥會有1-2年時間的交配空白期,這段時間它們會流浪,直至它們交配及建立自己的地盤。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1160
本文標題:兩只雌性大雕鸮居然共同孵化雛鳥!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