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在動物世界和一些紀錄片中看見小海龜密密麻麻的出生在海灘上,但其實真相卻是一半以上的小家伙還沒爬到海水中就會被其它捕食者所吃。而即便是到了海水,等待他們的依然是殘酷的生存條件。而今年海洋污染,塑料袋等大量垃圾的丟棄,對海龜的生命更是岌岌可危。所以說海龜是需要我們保護的。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經過10多年的研究,7月24日晚上,國內首例全人工繁殖產下的第一窩海龜寶寶誕生了,標志著我國綠海龜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填補了我國在綠海龜人工繁殖技術上的空白。
99枚蛋孵出小海龜91只
省海洋與漁業廳介紹,近二十年來,由于我國野生海龜資源衰竭,海龜種群數量受洄游路線和性成熟周期長影響,加上海龜屬于國際洄游物種,洄游路線通常跨國越境,執法、保護難度大。野生海龜資源的恢復一直是困擾廣東惠東海龜保護區人員的一件大事。
為了恢復野生種群,作為國內唯一一處的國家級海龜保護區——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于2008年啟動了人工繁殖項目。當前人工養殖的4只海龜產卵10窩,共830枚卵。7月24日晚上,第一窩99枚蛋孵出小海龜91只,孵化率達91.9%。
據介紹,該項目的成功填補了我國在綠海龜人工繁殖技術上的空白,相關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同行的水平,為恢復我國野生海龜種群提供切實的技術保障。
首批龜寶寶為何性別成謎
哺乳動物卵子受精成功后,性別就定了;但與之完全不同,海龜寶寶的性別依然成謎。省海洋與漁業廳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海龜太小,為避免傷害到小海龜,得等到海龜寶寶1歲左右,海龜保護區技術人員才對海龜進行逐一性別測試。
并且,龜寶寶是男是女不是由父母決定,這讓我國首批人工繁殖成功的海龜性別成了謎。省海洋與漁業廳介紹,作為古老物種的海龜,生男生女取決于“產房”溫度。一般而言,“產房”溫度超過32℃時,孵化出的小海龜都是雌性;而當產房低于28℃,則生“男孩”;當產房溫度在30℃時,男女比例將會是恰到好處的一比一。
在全球氣候變換的大環境下,海龜寶寶的男女比例也存在失調的現象。省海洋與漁業廳介紹,海龜寶寶面臨女多男少的困擾,而人工繁殖條件下,海龜寶寶的性別是可以控制的。海龜卵孵化的時候,通過調節環境溫度,就能夠控制產出來的是男寶還是女寶。
本文標題:是男是女可以控制——海龜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