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的資料,"大嗓門"是如何煉成的?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神奇生物  時間:2021-05-22 

  藍鯨憑借動聽的歌喉給人們帶來聽覺享受,并獲得“地球上最大嗓門”之稱。說起藍鯨,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其碩大無比的體型。作為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鯨憑借它約30米的體長,近200噸的體重聞名遐邇。可是,藍鯨也會唱歌嗎?答案是肯定的。

眾人皆知海豚會唱歌,它們的歌聲有時是輕微的“咔嗒”聲,有時是尖銳“海豚音”。藍鯨與海豚在動物學分類中均屬鯨目動物。藍鯨與海豚一樣,依靠一系列獨特的歌聲進行相互交流和回聲定位,科學家將這種歌聲形象地稱為“鯨歌”。如果將藍鯨的歌聲加速播放10倍,使之適應人類的聽力范圍,則那種曲調聽起來會像是輪船或是火車的汽笛聲音,悠長而低沉。雖然人類目前還不能將鯨歌中的語句一一破解,但可以確定的是,藍鯨所吟唱的歌曲是有規律、有節奏的。藍鯨能夠通過改變鯨歌的音調和組合方式,傳達截然不同的信息。原文地址:http://www.ufo-1.cn/article/201605/1098.html

“鯨歌”的音量到底有多大?大約為155~188分貝,這一數值是推算得出的聲音源頭處的音量。但是,單憑這個數字還是很難讓人體會“鯨歌”的洪亮,我們不妨舉幾個聲音的例子來比較一下。電鉆和電鋸的噪音約有50~80分貝,這種程度的噪音足以讓人坐立不安,情緒煩躁。F1賽車全速急駛時發出的噪音超過150分貝,因此賽車手必須佩戴耳塞保護聽力,而看臺前排的觀眾甚至能感覺到噪聲使空氣產生的振動。人類迄今為止記錄到的最大聲音是1883年印尼卡拉喀托火山爆發,當時科學家在相隔一定距離的位置測量到火山噴發時音量約為180分貝。這一數字比較接近藍鯨歌聲音量的上限。事實上,人類的耳膜相當脆弱,當聲音超過160分貝時,耳膜可能早已受損破裂了。面對藍鯨高達155~188分貝的歌聲,“震耳欲聾”這個詞語便會真的成為現實。

藍鯨的資料

千里傳音

“鯨歌”不僅響亮,而且還能在水中傳播很遠距離,這使藍鯨可以與相隔非常遙遠的伙伴進行交流,做到千里傳音!

藍鯨為什么要將歌聲傳遞得如此之遠呢?這與它們的生活習性是緊密相關的。鯨類的祖先原本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哺乳動物,直到大約5000萬年前才逐漸轉到海洋生活。在迷蒙晦暗的海洋中,原本在陸地上敏銳的嗅覺和視覺再也起不了重要作用,聲音這種交流方式逐漸成為鯨類求偶、溝通、定位的重要手段。藍鯨與其他鯨類相比,更傾向于獨居,社會關系也相對松散。分散而居的生活狀況給它們的相互溝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將聲音傳遞得更遠,更清晰,藍鯨不僅進化出了世界第一的“大嗓門”,還選擇用低頻率的聲音進行通信。這就意味著,人類不能通過耳朵直接聽到藍鯨的全部歌聲。而藍鯨則對于低頻率的聲音極為敏感,它們能夠十分精準地重復同一頻率的聲音,甚至有可能根據同伴聲音音調的細微變化,判斷對方相對自己的方向和行進的速度。

從聲音傳播的角度看,藍鯨用低頻率的歌聲作為通信媒介是十分科學的。在水下通信中,低頻聲音具有傳播損耗少、傳播距離遠的突出優勢。目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已經將低頻通信技術應用在軍用潛艇上,借此追求聲音的保真和長距離傳播效果。

令人費解的是,科學家連續50年的記錄和觀察顯示,全球幾乎所有海域的藍鯨的歌聲頻率都在不斷下降,音量都在不斷加強。這種改變是為了克服人類文明的干擾,維持原本的通信效果,還是其他一些不為人知的因素影響了藍鯨的音高?其原因尚在進一步調查中。

發聲奧秘

藍鯨為何能夠唱出這種雄壯而多變的歌聲?它們的“大嗓門”難道僅僅是因為其龐大體型?還是因為它們擁有奇特的發聲器官?時至今日,人們仍然對藍鯨的發聲方法知之甚少。尤其令人難以想象的是,能發出如此巨大聲音的藍鯨,竟然是沒有聲帶的。

對于包括人類在內的絕大多數動物而言,聲帶是重要的發聲器官。肺部的空氣沖撞聲帶,使聲帶振動并開合運動,從而發出聲音,并可以控制高低不同音調。在自然界中,絕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是依靠聲帶發聲的。而奇妙的是,以藍鯨為代表的鯨目動物雖然也是哺乳動物,依靠肺臟呼吸空氣,但在它們的喉部卻沒有類似聲帶的生理構造。

為了解開鯨類歌聲的奧秘,我們需要依據它們不同的捕食方式將其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齒鯨,例如各種海豚、抹香鯨和虎鯨,它們依靠鋒利的牙齒捕食。齒鯨類的“鯨歌”一般頻率很高。它們運用高頻的“咔嗒”聲或超聲波進行回聲定位,用尖利的口哨聲相互交流。發聲時,齒鯨會將肺部的空氣擠壓進頭部一個像鼻腔一樣的狹窄構造中。這個構造被稱為“聲唇”,其中有可以閉合的薄膜,結構類似于人類的喉部。空氣在這里振動產生聲音,并在頭部的其他組織內加工成不同的音調,最終形成齒鯨的“鯨歌”。

第二類是須鯨,例如藍鯨、長須鯨、布氏鯨,它們的嘴里長著無數細長的鯨須,就像一把又厚又密的刷子,將磷蝦等生物從海水中過濾出來食用。須鯨類的“鯨歌”一般都是低頻率的,其發聲原理也和齒鯨不同。須鯨的頭部沒有“聲唇”的構造,咽喉也沒有聲帶。雖然它們的咽喉普遍很窄,但科研觀測結果顯示,須鯨在水中發聲時不會產生任何氣泡,這說明它們并不是依靠單純的空氣振動發聲的。

針對藍鯨發聲的謎題,許多科學家和鯨類愛好者展開了大膽的猜想。有些觀點認為,藍鯨是將空氣在整個體內循環,振蕩發聲,因此它的“大嗓門”才會與它巨大的體型成正比。也有些觀點認為,藍鯨頭蓋骨上有一個獨特的竇狀結構,這可能是它發聲的重要器官……總之,藍鯨的“大嗓門”究竟是如何煉成的?還有待未來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1458
本文標題:藍鯨的資料,"大嗓門"是如何煉成的?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