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火魚深海里神奇生物,探究體內神秘火焰來源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神奇生物  時間:2021-05-22 

古代傳說中龍會噴火,那么現實當中會不會有噴火的生物呢?會不會有一些我們人類還尚未探索到的地方或未知的生物呢?答案是肯定的,人類對于一些未知領域總是充滿好奇與恐懼。在印度洋的深海里,就有這種神奇的生物,它叫噴火魚。大家以前有聽說過會噴火的魚嗎?那你想知道它為什么會噴火嗎?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這神奇的噴火魚吧!

噴火魚介紹

1、噴火魚簡介

噴火魚是一種生活在印度洋里的魚,它個頭不大,只有20厘米左右,噴火魚一旦遇到敵害或船只,數以萬計的噴火魚就會把平時體內儲存的含磷的有機物噴射出來,磷在氧氣中燃燒,形成了一束束綠色的火焰,這就是噴火魚。

3、噴火魚的武器

噴火魚平時能從食物中攝取含磷的有機物,并不斷地貯存于體內,一旦遇到船只或敵害,數以萬計的噴火魚就會吐出這種有機物。磷在氧氣中自燃,能噴出一束3米多長的火焰射向敵人,致使敵人害怕得轉身就逃。

4、類別區分

中文名:噴火魚

科:龍科

界:動物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噴火魚的研究

1、噴火的真正原因

這是一種性嗜群游的噴火魚,它們平時能從食物中攝取含磷的有機物。并不斷在體內積存起來,一旦遇到敵害或船只,數以百計的噴火魚就會同時噴出這種含磷物質,由于這種物質中的白磷或磷化氫在空氣中能自燃,因而形成一束較長的綠色的火焰。

2、噴火的磷質來自何方

由于大陸巖石風化后,產生了許多磷酸鹽溶液,它經河流搬運入海。此外,海底火山噴發也會“吐”出大量的磷,它們被海洋浮游生物所吸收,這些生物死后,沉入海洋深處,同時不斷分解生成磷酸鹽,當磷酸鹽被上升的海洋流帶入淺海地區時,由于水溫升高、壓力降低,磷酸鹽的溶解度便降低,于是它就在海底沉淀下來,形成一種叫磷塊巖的礦石,這些礦石為噴火魚提供了豐富的磷資源。

噴火魚的神秘故事

1、南印度洋的綠色火焰

一天夜里,在南印度洋上捕魚的幾個漁民,突然發現平靜的海面上火光閃閃,卻又沒有發現任何船只。他們詫異地將小船向火光起處駛去。沒想到一束束綠色的火焰像火槍似的朝船頭發射,船被火光包圍,然后把船迅速離開了那里。原來,這是一種喜好群游的噴火魚,它們平時能從食物中攝取含磷的有機物,并不斷地在體內儲存起來,它們一遇到危險,就立即噴出這種物質,磷在氧氣中燃燒,形成了一束束綠色的火焰,這就是噴火魚。

2、海面上閃爍的綠色火焰

噴火魚幾年前,我曾隨船隊在印度洋海域捕魚。有一天晚上在返航途中,幾個船員突然發現前方平靜的海面上有火光出現,火苗忽高忽低,還閃爍著綠光。我們趕緊環顧四周,結果并沒有發現什么船只或者可燃物。難道碰上“鬼”了?這堆火就在我們前方的必經之路,待到船只離火光發出地越來越近,我和同事才逐漸看清,所謂的“火光”是由一束束綠色“火焰”組成的。

大家叫來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船員,他一看就笑了,告訴大家不必擔心,這“火光”是一種海魚發出的。這種魚身體不是太長,大的只有20厘米左右,看起來毫不起眼。它們經常在海面游動覓食,很容易成為其他魚類的獵物。當遭到敵人襲擊時,魚嘴就會噴射出一束小“火焰”擊中對方,嚇得對手落荒而逃,所以它們得了“噴火魚”的美名。另外,這種小魚喜歡群居,成群結隊襲擊敵人,有時甚至會攻擊過往的船只。可惜我們遇到“噴火魚”的時候,海面上光線很暗,所以沒能看清這種魚的真面目。

類似神秘生物匯總

1、槍蝦:音爆

它們生活在熱帶海洋的淺水區域,獵食時會將巨螯迅速合上,噴射出一道時速高達100km/h的水流,將獵物如小魚小蟹擊暈甚至殺死。這樣高速的水流會發生氣穴現象(cavitation),形成一個極小的低壓氣泡,這些氣泡從發出到破裂只有十億分之一秒的時間,而且爆破的時候溫度會達到4700度,所以它們很容易捕獲獵物。當水壓回復正常,氣泡崩裂并發出啪嗒的聲音。原文地址:http://www.ufo-1.cn/article/201605/1039.html

2、蜂鳥:懸浮

蜂鳥身體很小,能夠通過快速拍打翅膀懸停在空中,每秒約15次到80次,它的快慢取決于蜂鳥的頭菱大小。蜂鳥因拍打翅膀的嗡嗡聲而得名。蜂鳥是唯一可以向后飛行的鳥。蜂鳥也可以在空中懸停以及向左和向右飛。

3、更格盧鼠: 一生可以滴水不進

生活在美洲沙漠中的更格盧鼠,一生可以滴水不進。那么,它們靠什么維持體內的水分呢?其實,它們也需要水分,只不過它們體內的水分主要來源于平時吃的多汁的草或仙人果漿中。它們可以把這些東西中的水分貯藏在體內,到只能吃植物干種子的季節,又可將其中的水分釋放出來,以分解種子的糖分。

4、抹香鯨: 可憋氣90分鐘

抹香鯨有極好的潛水能力,深潛可達2200米,并能在水下呆兩個小時之久。

5、蛇怪蜥蜴: 水上漂

蛇怪蜥蜴奔跑的速度很快,因此爪子接觸到水面的時候,能夠產生氣泡。在氣泡破碎前,蛇怪蜥蜴被氣泡推動中向前跑。

6、水母: 不朽

燈塔水母是一種小型水母在地中海海域日本海岸發現的。而死亡時,它的生命周期的結束,這個不朽的水母只是轉變回到他們的幼年性息肉的狀態。一段時間后,掛在了海底,這真實的本杰明會長出觸角按鈕重新開始生活。

7、烏賊: 偽裝

章魚配備專業的皮膚細胞,可以改變顯色,不透明度,和反射率的表皮,章魚可以混合在任何地方。

8、壁虎: 飛檐走壁

壁虎能夠爬上墻,倒掛,顯然都讓超級英雄們羨慕(除了蜘蛛俠,也許)。

9、眼鏡猴: 夜行者

按照身體的比例來計算的話,眼鏡猴在靈長類動物中眼睛最大、耳朵最大、趾骨最長。看到這對滴溜溜的大眼睛,高超的視力和夜視能力就不足為奇了。

10、非洲多毛蛙: 金剛狼爪

非洲多毛青蛙,常見于喀麥隆,當他們感到威脅,有能力打破他們的腳趾骨轉化成爪。青蛙的爪子從皮膚破裂而出,準備攻擊。它可能不是很堅硬,但我認為金剛狼絕對是從這只小青蛙身上獲得的靈感!

噴火魚與火魚的區別

1、噴火魚

噴火魚就是一種魚,南非有一種會噴火的魚,魚會噴火這一現象被稱應激性,世界上確實存在著這種魚,“噴火”只是它的一種微妙的護身武器。這種魚是如何發現的,又為什么會噴火呢? 原來,這是一種性嗜群游的噴火魚,它們平時能從食物中攝取含磷的有機物。并不斷在體內積存起來,一旦遇到敵害或船只,數以百計的噴火魚就會同時噴出這種含磷物質,由于這種物質中的白磷或磷化氫在空氣中能自燃,因而形成一束較長的綠色的火焰。那么,海洋里的磷質來自何方呢?原來,由于大陸巖石風化后,產生了許多磷酸鹽溶液,它經河流搬運入海。此外,海底火山噴發也會“吐”出大量的磷,它們被海洋浮游生物所吸收,這些生物死后,沉入海洋深處,同時不斷分解生成磷酸鹽,當磷酸鹽被上升的海洋流帶入淺海地區時,由于水溫升高、壓力降低,磷酸鹽的溶解度便降低,于是它就在海底沉淀下來,形成一種叫磷塊巖的礦石,這些礦石為噴火魚提供了豐富的磷資源。

2、火魚

火魚,或龍科(Ronco),是指生長在熱帶和溫帶水域的幾種食用魚。當火魚被侵擾時,它通過咬自己咽部(咽喉部)的牙齒來發出刺耳的呱呱聲。火魚因此得名。火魚大多身長1到2英尺(30至60厘米)。很多火魚色彩明亮;有些火魚嘴部組織呈亮紅色或橙色。

結語:噴火魚果然不同凡響,而在地球上未知的領域里可能還存在著很多像這種具有“特異功能”的生物,只是尚未被發現,噴火魚的存在,也告訴可我們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很多生物的存在充滿著神秘,而人類也在探索這這些帶有神秘色彩的生物體。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1465
本文標題:噴火魚深海里神奇生物,探究體內神秘火焰來源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