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農村的人都應該對青蛙都很熟悉,春天繁殖期,在田間里隨處可見的青蛙卵和已經孵化的小蝌蚪,蝌蚪長大以后變成青蛙。但是你們知道在亞馬遜河里有一種巨型蝌蚪演變的不合理蛙嗎?又是為什么取名叫不合理蛙呢?是生長習性的不合理,還是外貌長相的不合理?又是以什么給它命名的呢?有什么依據證明它的不合理之處?這一個個的謎團,都等待著我們去了解,接下來!帶著好奇之心,帶著探索的科學精神,和小編一起了解不合理蛙的不合理之處吧。
不合理蛙
不合理蛙資料
1、不合理蛙簡介
全長超過25厘米。這種蝌蚪在變成蛙的過程中,不僅沒有長大,相反卻變小了,從全長25厘米的蝌蚪,變成最多不超過7厘米的一個蛙。大家根據這一不合理現象,給這種蛙取了一個奇特的名字,稱之為“不合理蛙”。
2、不合理蛙的習性
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和特立尼達島上,生活著一種巨大的蝌蚪,它的全長超過25厘米。
3、不合理蛙名字的由來
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蛙的蝌蚪呢?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釋,誰也沒有見過這種巨型蝌蚪變成的蛙。于是科學家給它去了許多不同的名字。
4、不合理蛙的觀察
為了揭開神秘蝌蚪之謎,科學家把這碩大的蝌蚪飼養在實驗室里,觀察它的生長、發育、經過變態、終于成了具有四肢的蛙,真相大白。
不合理蛙的生長過程
1、不合理蛙幼體時
原來這種蝌蚪在變成蛙的過程中,不僅沒有長大,相反卻變小了,從全長25厘米的蝌蚪,變成最多不超過7厘米的一個蛙。面目全非,因此難怪博物學家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要把當地出產的這種蛙和那么大的蝌蚪聯系起來。大家根據這一不合理現象,給這種蛙取了一個特的名字,稱之為“不合理蛙”。不合理蛙的蝌蚪是最大的。
2、不合理蛙成體后
不合理蛙由蝌蚪變為成體后,它便在水中常年生息了。平時它多游浮在水面上,將鼻孔和突出來的眼睛露出水面,可是一遇到危險,它便一個猛子扎進水底泥潭躲藏起來,即便受到大魚和水蛇的襲擊,它也可以利用異常滑膩的身軀,把敵人甩掉。在蛙類家族中,它還真是一個機靈鬼勒。
不合理蛙的發現歷程
1、第一支科學考察隊
在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生活著一種巨大的蝌蚪,它的全長超過25厘米,個頭應該超過1米。因此,當一支科學考察隊經過這兒,看到這種蝌蚪在水中擺動著笨拙的身子時,大家都驚呆了。于是,他們停了下來,開始研究這種超級蝌蚪。
2、科學家們的推斷
科學家們立即推算出,這種蝌蚪長成的成蛙,個頭應該和非洲巨蛙相仿,甚至身長超過1米都不奇怪。但讓人不解的是,當地卻根本見不到這種巨蛙的蹤影。難道這些蝌蚪變成成蛙后就躲了起來,或是遷徙到了別的地方?但它們繁育后代的時候總該出現吧?
3、從當地人那兒獲取線索
帶著這一連串疑問,科學家們希望可以從當地人那兒獲得一點線索。但當地人對這種蝌蚪也幾乎不了解,他們既沒有人見過這種巨型蝌蚪變成的蛙,也很少有人思考過“爸爸去哪兒”這個問題,即使有少數人曾經想過,但又總是把它們和神靈聯系在一起。
4、帶回實驗室
為了揭開神秘蝌蚪之謎,科學家們捕捉了一些蝌蚪,將它們飼養在實驗室里,仔細地觀察并記錄下它們的生長、完全變態發育的整個過程,終于,科學家們見到了由這些蝌蚪發育而成的蛙。
5、揭開謎底
原來,這種蝌蚪在變成蛙的過程中,就像好萊塢電影《返老還童》中的主人公本杰明·巴頓,非但沒有長大,相反卻變得越來越小,最后竟從長25厘米的蝌蚪,變成了身長最多不超過7厘米、在當地隨處可見的一種極為普通的蛙。科學家根據這一不合理現象,給這種蛙取了一個名字:不合理蛙。
不合理蛙的醫藥價值
1、對于糖尿病患者
南美洲亞馬孫叢林里的一種蛙類給糖尿病患者帶來曙光。據英國《泰晤士報》3日報道,奇異多指節蛙,又稱萎縮蛙、不合理蛙,的皮膚分泌物中所含成分,可以刺激人體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含量,從而控制病情。
2、能控制病情的原因
實驗室測試結果顯示,萎縮蛙皮膚分泌物里的縮氨酸可使人體胰島素分泌量提高50%,有助于控制Ⅱ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約為2.46億人,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達2000余萬,其中90%以上為Ⅱ型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多由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所致,通常在中年時期發病。患者由于體內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或是所分泌的胰島素無法正常工作,導致血糖含量過高。目前治療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辦法是嚴格控制飲食和適當鍛煉。
電影《不合理蛙》
北方某小山村,背包客盧曉輝騎車與一輛摩托車相撞,但所幸并無大礙。他被摩托車車主帶回家中養傷,但車主的妻子對來客并不是那么歡迎。盧曉輝與女主人尷尬相處,毫無交流。但漸漸地,盧曉輝發現了女主人與丈夫之間婚姻的罅隙,他們的關系并不像看起來那么和諧。與此同時,女主人也在悄悄觀察著從遙遠城市跋涉而來的盧曉輝,她對他產生了莫名的好奇。終于,他們有了一次正面的交流,原來各自都有著不為外人道的精神困境。短暫的相處之后,盧曉輝再次踏上了旅程,而女主人重又恢復了平淡庸常的鄉村生活。
《不合理蛙》入圍(2016)第一屆柏林華語電影節。
類似的神秘兩棲動物
1、齒亞綱
最古老的兩棲動物,早期兩棲動物的主干,生存于泥盆紀到白堊紀,其中包括爬行動物的祖先
齒亞綱Palaeotaxodonta是雙殼綱的一個亞綱。殼蛤蜊形,成熟后帶黑色,殼內面具珍珠光澤,具內、外韌帶。原鰓形,足具躐面,無足絲。為潮下帶淺海生活的種類,在底棲生物中常能采到,常見的且數量較多的有胡桃蛤科的橄欖胡桃蛤(分布于黃、渤海水深lo~80米的細顆粒沉積區)、奇異指紋蛤(生活于黃、渤海40~85米深的軟泥質海底)、吻狀蛤科的粗紋吻狀蛤(生活于水深50米以深的軟泥底)和醒目云母蛤等,都是底棲生物中占優勢的種類。
2、中國娃娃魚
中國娃娃魚(大鯢,學名:Andrias davidianus)是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可以長到1.8米長。但與有史以來最大的兩棲動物,已經滅絕的9米長的巨型鋸齒螈(Prionosuchus)相比,它卻是渺小的。現在,由于大鯢棲息地的喪失、污染和獵捕用于制作中藥而使其極度瀕危。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受到蛙壺菌致命菌株的影響。(近年來,蛙類及另外一些兩棲動物正在大規模滅絕,其原因在于一種被稱為壺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簡稱Bd)的致命真菌。原文地址:http://www.ufo-1.cn/article/201605/1040.html
3、殼椎亞綱
古老而特化的早期爬行動物,僅生存于石炭紀和二疊紀。
殼椎亞綱(Lepospondyli)是一類細小但多樣化的 兩棲動物,生存于 石炭紀至 二疊紀早期。現時已知有六個不同的分支,包括Acherontiscidae、Adelospondyli、缺肢目、弛頂螈目、鱗鯢目及納克螈目,這些分類之間有像 蠑螈、像 鰻魚或 蛇及像 蜥蜴的形態,且擁有不能分類的 物種。這些物種是水中、半水中或陸地生活的。最長的 盜首螈只有約1米長,而其他的更為細小,估計它們是生存在沒有被同期 離片錐目占有特定的 生態位。
4、丑角樹蛙
婆羅洲的丑角樹蛙(學名:Rhacophorus pardalis)生活在叢林樹冠高處,可以在樹與樹之間滑翔。這里的雄性樹蛙之間為競爭異性,會建造泡沫巢。當卵孵化后,蝌蚪會落入樹下的池塘。
5、滑體亞綱
叢三疊紀延續到現代,包括所有現存的兩棲動物,分為無足目、有尾目和無尾目。
滑體亞綱(Lissamphibia) 是兩棲綱現存的唯一一個亞綱。頭部骨片少,包括近代型的兩棲動物。有無尾目、有尾目和蚓螈目三個目。過去有人以椎體為依據,認為無尾目起源于迷齒亞綱,蚓螈目和有尾目起源于殼椎亞綱,還有其他論點,其論據均不充分。
滑體亞綱的特征:皮膚有多細胞粘液腺,為輔助呼吸器官;有特有的莖齒型牙齒即齒冠與齒莖之間有一圈水泥樣的柔軟帶;眼眶與顳部相通;有耳蓋骨──耳柱骨的復合結構;有從生殖嵴發生的脂肪體;視網膜上有綠柱細胞;內耳有兩棲乳突等。這些共性并不與生態適應直接有關,反映了滑體兩棲亞綱單元起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3目之間形態上的差別顯著有無肢者、有有尾者、有無尾者,并與各自的運動方式相適應,它們的繁殖方式也有一些不同。目前對3目的分化過程,還沒有充分的論據。
6、網狀玻璃蛙
哥斯達黎加的網狀玻璃蛙(學名:Hyalinobatrachium valerioi)有半透明的皮膚,使它很難從圖中的樹葉上被發現。兩棲動物可以使用皮膚做任何事情,從呼吸到吸水。但缺點是,皮膚感染可以給它們造成嚴重傷害。
7、無足目
無足而形態習性均似蚯蚓的兩棲動物,可能歷史悠久,但是可靠的化石僅為新生代,現代分布于澳洲以外的熱帶地區。
螈是尾極短或無,無四肢和肢帶,蚯蚓狀。已知160余種,下分隸6~7科30余屬。廣布于環球熱帶和亞熱帶濕熱地區,尤以南美的種類最多,而安的列斯群島無。非洲東西兩側均有分布,并在塞舌爾群島有6~7種,而馬達加斯加島無。在亞太地區分布于東南亞和南亞及西側新幾內亞島(又稱伊里安島)。大洋洲及歐洲無分布。中國現有2種,即雙帶魚螈和版納魚螈。
8、穴居蟾蜍
墨西哥的穴居蟾蜍(學名:Rhinophrynus dorsalis)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地下度過。它只是在大雨之后才會來到地面繁殖,并以螞蟻和白蟻為食。這種蟾蜍沒有現存的近親,這是不尋常的。它是生物學分類中所在科中的唯一物種。青蛙和蟾蜍沒有科學上的區別,但通常“蟾蜍”會指那些皮膚較干燥,并且有疣的青蛙。
9、吻蚓科
最原始的蚓螈,分布于南美洲。
吻蚓科擁有最多的原始特征,如保留有尾部,口開在頭的前方,頭骨數量多,眼相對比較大,觸突與眼相連,鱗很多和身上的環褶上又有很多小的褶子等。吻蚓科為卵生,幼體有小的外鰓,在水中生活,變態為成體后返回土壤中。
10、大冠蠑螈
大冠蠑螈(學名:Triturus cristatus)在整個西歐都能看到,因為其數量正在下降,有兩三個國家已將其列為保護物種。水生的幼體在成年之前會到陸地上度過青少年時期。雄性蠑螈沿著背部長有黑色鋸齒狀的波峰 - 故名。
結語:看到上面的介紹有沒有對不合理蛙有所了解呢?不合理蛙的名字的由來,僅僅只是因為它與一般的生物生長習性不同,而被學者命名。然而,在這個世界上肯定還有很多人類無法解釋的生物,也有很多生物還存在著不合理之處,這些不合理的生物都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它們的不同之處。
本文標題:不合理蛙的不合理之處,巨大的奇異蝌蚪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