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在對于恐龍的研究上從未停下過腳步,雖然說恐龍已經滅絕了,但是人們多年來的潛心研究也不是沒有結果的。劍龍是目前發現的恐龍界中最小的,據說劍龍的腦容量甚至比小狗還小,所以科學家一直認為劍龍是一種很笨的恐龍。
一、世界上最小的恐龍,劍龍

劍龍一類已滅絕的草食性四足動物,是裝甲亞目劍龍下目的一個屬。劍龍身上有尖尖的板,像寶劍一樣而得名,成年劍龍大約12公尺長和7公尺高,長12米,重達4噸。 它們屬于鳥臀目的劍龍類,背上有板狀的骨頭,尾巴尖端有長刺,是世界上最小的恐龍,也是最知名的恐龍之一,即使不是恐龍愛好者也能夠叫出它的名字RNX。

劍龍頭部非常小,腦容量甚至比小狗還小,因此科學家認為它們是一種很笨的恐龍。全長7米,如果算上骨板的高度,身高可達3.5 米。 劍龍主要生活在亞洲,北美、歐洲、東非也有發現,劍龍最早是奧斯尼爾·查爾斯·馬許在1877年所命名。

劍龍的頭尾長大約是9米,高度則大約4米。對人類來說,劍龍是相當龐大的動物。但是在它們所生存的年代中,還有許多更為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另外沿著弓起的背部脊線,有兩道形狀類似風箏的板狀物平行排列;在尾部的靠近末端區域,則有兩對尖刺向水平方向延伸。這些裝甲可以用來防御一些屬于獸腳類的掠食動物,例如異特龍與角鼻龍。
推薦閱讀:世界十大無毒蛇類,亞馬遜森蚺靠纏繞致命(圖片)
二、食草恐龍過群體生活

巨大的劍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早期,劍龍是典型的食草恐龍,所吃的食物包括了苔蘚、蕨類、木賊、蘇鐵、松柏與一些果實。 它們被認為是居住在平原上,并且以群體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龍的食草動物一同生活。

劍龍也是侏羅紀中數量眾多的著名恐龍,外觀上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有一整排的三角形骨板及尾巴上的四枝尖刺,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御掠食者的攻擊。

劍龍是完全用四足行走的恐龍,大小與象差不多,前肢短,后肢較長,整個身體就像拱起的一座小山。最初,科學家們估計這些骨板是像護蓋一樣平鋪在恐龍身上的,后來,經過仔細的研究,最終確定骨板是豎立的。當氣溫降低時,劍龍就會張開骨板,吸收陽光的熱量,氣溫升高時,又會將骨板轉一下,利用涼風散熱。
本文標題:世界上最小的恐龍,劍龍(腦容量比小狗還小所以很笨)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