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從哲學家尼克·博斯特姆(Nick Bostrom)到硅谷科技巨頭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很多人都認為我們所知的生命或許是一種復雜的高級計算機程序的產物。這樣的想法聽上去非常荒謬,但卻正變得愈發流行——但物理學家們大多并不認同這樣的觀點。
理論物理學家們指出,這種理論完全無視自然界的規則。如果這是真實的,那么在這樣的一個宇宙中,你要么必須完全推翻現有的量子力學體系,要么你必須完全依賴于它,同時還必須確保與廣義相對論的相容性,而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極低。
在最新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德國法蘭克福高等研究院的科學家認為這種理論在“讓物理學看起來是‘對的’”方面成就甚微。
理論物理學家豪森菲爾德(Hossenfelder)寫道:“宣稱我們是被程序制造出來的,這樣的做法不會解決任何問題,而只不過是將我們重新推回到神秘時代。這種所謂‘虛擬理論’令人不安,因為它侵入了物理學的疆界。這是對于自然界法則的大膽猜想,但是卻完全忽視我們到目前為止所了解到的那些事實。”
豪森菲爾德設想了一種情景,一個完全由數位組成的宇宙,就像一臺計算機,起運行完全有賴于有序的算法時序。這樣的程序無法用傳統的計算機比特來構建,因為那樣將難以將量子效應考慮在內。但是即便你打算運用量子比特來進行構建,我們仍然有非常好的理由相信這樣的想法是難以實現的。
其中一點,根據豪森菲爾德的說法,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還沒有任何技術能夠從量子比特中重建廣義相對論和粒子的標準模型。在這方面迄今最好的工作是由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文小剛完成的。但即便是文小剛和他的同事們也無法從他們的模型中得到廣義相對論。
理論物理學家們指出,基本上我們目前所有的最好的理論就是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以及廣義相對論,因此不管你提出什么樣的新理論,首先你應該要能夠兼容這兩大理論,這是新理論被接受和認可的基本要求之一。
豪森菲爾德同時也指出,這一理論中同時還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比如這位“創造者”如何防止他所創造出來的這些擁有自主意識的大腦注意到整個計算機模型框架中可能隱藏的沖突之處?要想達成這樣的目的,創造者必須要能夠預測人類大腦的工作方式,預測人類大腦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而要想做出這樣的精準預測,你將需要對各種情況進行不間斷的監測并獲取最新數據。
再者,如果說我們真的是某個“超級程序員”編程的結果,這應該就意味著我們這些“被創造出來的”生命的數量要遠遠超過那些創造我們的“程序員”的數量才對。這就意味著每一個這樣的“程序員”都需要創造巨量的“大腦”。
那么,如果一個這樣的超級智慧生命有能力通過編程創造出一個宇宙甚至是多重宇宙出來,那么他們應該也有能力在一個宇宙的內部再編程制造出另一個宇宙出來,但這樣一來,隨著文明進步,這些被模擬出來的智慧生命或許也會在這個宇宙的內部開始嘗試創造他們自己的模擬宇宙。這樣一來,宇宙就將會展示出某種層層嵌套的形態,自然規律的作用域將變得越來越有限。而這并不符合我們當前對于自然規律的認識。換句話說,物理學家們認為,我們果真生活在一個被某種超級智慧生命通過編程虛擬出來的世界中的可能性相當低。(晨風)
本文標題:我們都是虛擬世界中的生命?完全無視自然界規則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