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利用秘魯南部沙漠的貧瘠土壤成功種植出了馬鈴薯,這或許意味著該作物也可以在火星表面生長。
潘帕斯德拉霍亞沙漠(Pampas de La Joya desert)的干燥土壤與火星土壤十分接近。研究者發現,馬鈴薯完全具有適應這種土壤的能力。實驗中拍攝的延時視頻片段顯示,在模擬火星環境的特制CubeSat裝置內,馬鈴薯成功地從土壤中長出并發芽。
來自國際馬鈴薯中心(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秘魯工程與技術大學(UTEC)的研究者組成的國際團隊已經進行了第二期實驗——將馬鈴薯塊莖種植到CubeSat環境中。
截至目前,研究團隊已經獲得了一些正面的初步結果,表明馬鈴薯可以在這種干燥的土壤中生長。“在類似火星的環境中種植農作物是這一實驗的重要方面,”在UTEC任職的胡里奧·瓦爾迪維亞-席爾瓦(Julio Valdivia-Silva)說,“如果農作物能忍耐我們在CubeSat中設置的極端條件,那它們就有很大的機會在火星上生長。我們將進行好幾輪實驗,以找出最合適的馬鈴薯品種。我們希望了解馬鈴薯存活所需的最低條件。”
通過控制內部環境,CubeSat裝置可以制造出類似火星的日夜條件,并為土壤和馬鈴薯塊莖提供含有充足的營養和水分。該裝置還能模擬火星上的大氣壓,以及氧氣和二氧化碳水平,所有這些都通過一系列傳感器和實時攝像機進行監控。
在2016年開始的第二期實驗中,研究人員從潘帕斯德拉霍亞沙漠取回了與火星表面類似的土壤。實驗顯示,只要加入一些肥沃的地球土壤,馬鈴薯就能夠在干燥、高鹽的土壤中生長。
“我們一直在研究從秘魯南部沙漠中找到的干燥土壤,”NASA的研究人員克里斯·麥凱(Chris McKay)說,“這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的土壤。這項研究將在技術上和生物學上給地球帶來直接的好處。”研究人員已經培植出能忍耐更嚴酷環境的馬鈴薯品系。
研究者表示,該實驗不僅能幫助未來的火星探索,也能對未來地球農業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啟示。初步結果顯示,未來的火星種植者需要準備足夠的營養物質,并使土壤的結構足夠松散,以使馬鈴薯塊莖獲得足夠的空氣和水。
在實驗中,表現最好的一個馬鈴薯品種非常耐鹽。“看到我們培育的馬鈴薯能夠耐受這些非生物壓力,并且在這種土壤中長出了塊莖,這讓我們喜出望外,”國際馬鈴薯中心的培育專家沃特·阿莫羅斯(Walter Amoros)說,“這些結果表明,我們所培植的品種具有很高的潛力,可以幫助那些受到氣候變化影響,或者即將受到影響的地區提高糧食安全水平。”(任天)
本文標題:《火星救援》現實版:模擬火星土壤的貧瘠沙漠種出馬鈴薯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