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巴鐵”:趴街頭兩月無人問 車身布滿灰塵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科學探索  時間:2022-01-19 

  冬月的秦皇島北戴河,寒風料峭。略顯寂寥的火車站廣場上,人影匆匆。作為避暑圣地,這里正在經歷一年中最為蕭瑟的時期。

  距火車站一公里外的北戴河區富民路南端,“北戴河‘巴鐵1號’”靜默地停在碩大的車棚內,車身上蒙著一層厚厚的灰塵。

  “已經兩個多月沒動過了。公司(指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人早都撤走了,我也聯系不上。”現場的一名看護人員說。

  圖為“北戴河‘巴鐵1號’”停在碩大的車棚內,車身上蒙著一層厚厚的灰塵,一旁的鐵皮房子也已銹跡斑斑。王天譯攝

  據中國新聞網12月2日報道,獲譽“空中巴士”的“巴鐵”因為“上層載客,下層通車”的設計,曾被美國《時代周刊》列為2010年全球50大發明之一。今年8月初,長達22米的“巴鐵1號”試驗車在秦皇島北戴河區首測亮相即引發社會關注。“巴鐵”的技術可行性遭人質疑,“巴鐵”公司背后的投資方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贏凱來”)也被質疑打著PPP項目旗號,大搞P2P融資。

  經歷了神秘首測的“巴鐵”先是被制造方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封藏”,蟄伏一月有余后,突然開始頻頻測試。隨后,有關“巴鐵”的新聞銷聲匿跡。直到11月25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曝光“華贏凱來”理財亂象,由該公司投資建設的“巴鐵”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圖為站臺的電子屏上仍顯示著“北戴河‘巴鐵1號’全球首創”的標語。王天譯攝

  11月29日清晨,位于秦皇島市北戴河區車站新村附近的“巴鐵”試驗線在冬月里越發顯得寂寥。十多米高的工棚內,深藍色的“巴鐵”靜靜地趴在路上,被灰塵蒙蔽得沒有一絲光澤。一名老者騎著單車慢悠悠地從“巴鐵”下方穿過,停在十余米外的鐵皮房旁,隨著“吱呀”一聲,鐵皮房門重重地關合。

  和暑期的鮮亮不同,歷經幾個月的風霜,鐵皮房已是銹跡斑斑,房外的空調也被拆除。透過昏暗的窗戶可以看到,堆滿雜物的房間內,兩名年邁的看護人員緊裹著大衣。

  “公司(指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員工早都走了,我們是看門的。”一名老者說,話語中沒有絲毫交談的意愿。記者試圖穿越敞開的圍欄,遭到老者的厲聲制止。

  一陣刺耳的剎車聲過后,一輛懸掛黑龍江省牌照的汽車驟然停了下來。

  “怎么路堵了一半呢?差點撞了!”司機嘟囔著,小心駛入了逆行車道。

  原本雙向6條車道的富民路,因為“巴鐵”試驗線被占據了一半,所有過往車輛只能擠在另半幅路面上。“兩個多月沒人問津了,還不如拆掉,還我們一條通暢的公路。”附近居民陳鵬抱怨道,因為“巴鐵”試驗線的原因,附近居民出行和商鋪都受到一定影響。

  9月初,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新聞發言人李楠曾向媒體證實,北戴河的“巴鐵”試驗路段至少會保留到明年年底。

  有北戴河區政府官員的消息稱,目前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無法取得聯系,但這一說法未得到當地官方證實。記者就此多次和北戴河區發展改革局聯系,均未獲得回復。

  據新華網此前報道,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官方在回復媒體的郵件中稱,今年7月,秦皇島市政府與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選定北戴河區車站富民路部分路段作為“巴鐵”試驗線,路段總長300米。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試驗路段主要進行軌道鋪裝、“巴鐵”臨時站臺修建、模型試驗車組裝試運行及臨時組裝倉房建設。協議約定,在合作期限內,北戴河區車站富民路試驗線路無償提供給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期限截至2016年8月31日,試運行期滿后另行協商。“巴鐵”試運行期限后,公司方需將路面原樣修復。(完)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7941
本文標題:被遺忘的“巴鐵”:趴街頭兩月無人問 車身布滿灰塵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