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8日消息,如果你想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迷你大腦,那么你現在可以去找科學家要配方了。研究人員最近發明了一種方法,可以以相對便宜的造價造出大腦模型,并在其身上其測試藥物,取代實驗室老鼠。
布朗大學的研究人員稱,這一小團大腦無法“思考”,但它們可以產生電信號,并形成自身的神經連接,即所謂的“突觸”。它們還可以用來測試神經組織移植,或用來進行研究干細胞工作機制的實驗。
“我們認為這是一種進行體外研究的好方法,而且也許能減少對動物的利用,”該研究的作者、研究生莫麗?波廷(Molly Boutin)說道,她將研究報告發表在了期刊《Tissue Engineering》上,“目前為止,許多研究工作都只是紙上談兵。但這種方法將是一種很好的替代方案,與實際情況高度相關。”
使用從一只老鼠身上提取的一點組織樣本,研究人員可以制造出上千個大腦模型,每個造價約25美分(約合1.6元)。
制造過程包括分離并清洗特定細胞,然后將它們接種在瓊脂培養皿上。幾天之后,這些細胞會長成一個直徑約三分之一毫米的圓球;幾周之后,它們便會形成一個小型的神經網絡。
研究人員承認,這些只有三分之一毫米寬的迷你大腦并不是人們在培育中樞神經系統細胞方面的首創,但這一方法步驟更少,需要的材料也更容易找到。
“材料易獲取,而且步驟簡單。”該研究的共同作者Yu-Ting Dingle說道。她于2015年5月取得了布朗大學博士學位。
Yu-Ting Dingle將這種方法比作近幾年逐漸流行開來的3D打印機——3D打印曾是一項稀有的技術,如今卻擁有了越來越廣闊的市場。
“各類實驗室都可以展開這項研究。”她說道。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8101
本文標題:科學家研發迷你大腦模型:可用于藥物測試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本文標題:科學家研發迷你大腦模型:可用于藥物測試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