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 移民外星多少人合適不過,問題是人類怎么才能到達這些星球呢不用說,肯定得借助先進的星際飛船對于太陽系內的火星,人類至今都還沒有親身上去過,而且據美國航天局預測,大概還需要20年的時間人類才能夠最終登陸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猜想
地球不是人類永久的家園,終究有毀滅的那一天。而且,人類現在的種種 活動,給地球造成的各種災難正在不斷上演,以至于我們的地球已“千瘡百孔”。此外,加上日益暴漲的人口 數量,這也使得原本受傷的地球越來越不堪重負。所以,為了人類的世代繁衍,人類必須要向太空擴展,去尋 找地球以外的“第二棲息地”,并能在那里建立一個全新的殖民地。
星際旅行時間漫長
在太陽系里并沒有一個類似地球這樣的地方,我們只能到太陽系外尋找另外的宜居星球。目前科學家發現,這樣的星球可能有5個:距離地球27光年的獵犬座的黃矮星,距離地球42光年的仙女座
恒星
,更遠些的金屬元素含量約為太陽一半的天鶴座恒星,以及天蝎座18和飛馬座51。不過,問題是人類怎么才能到達這些星球呢?不用說,肯定得借助先進的星際飛船!對于太陽系內的火星,人類至今都還沒有親身上去過,而且據美國航天局預測,大概還需要20年的時間人類才能夠最終登陸火星。所以,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就別指望還能出太陽系去另外的星球了。可以想象,星際旅行之間的難度有多大!
據計算,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系統——離地球約有4.23光年的半人馬座α星(也叫
比鄰星
),究竟有多遠呢?就是以光的速度到那里只要4.23年,但我們并沒有任何星際飛船的速度能夠達到和光速一樣快。就目前的飛船速度而言,如果要飛往比鄰星,最快也得需要幾千年才能到達。看來,比鄰星雖然“比鄰”,但卻遠在天涯!而且,這些星際飛船暫時還沒有達到載人的水平。不過,即使在不久的將來飛船具備了這一技術,但對于人類短暫的生命而言,他們就是到死也無緣見到飛船抵達的那天。要是最終還有人會到達,那也是人類不知經過了多少代繁衍后才遺傳下來的后代。所以,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將會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飛船上出生、生活和死亡。要知道,這還是離地球最近的比鄰星,尚且都需要幾千年的時間,更何況是那些更遠的星球哩!
看來,在星際飛行的漫長旅途中,需要好多代人類的先驅。因此,我們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怎么讓人類在飛船上正常繁殖?不容置疑,飛船上的人口數量一定不能太少。那么,在到達目標星球之前,究竟要帶多少人才能保證人類的繁衍生息呢?
初始人口越多越好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人類學家根據人類學的模型計算出,假如人類乘坐一艘星際飛船到太陽系外的一個星球上去,并建立一個全新的殖民星球,飛船飛行的時間為2000年,那么,飛船上要帶夠150人才可以滿足人類的繁殖需求。但是,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卻認為,也許150人可以滿足人類在飛船飛行前期的正常繁殖,但并不能保證在飛行后期或到達目標星球后,這些人的后代還能在這個星球繼續繁衍。
我們知道,一個種群中個體數量較少,并且又在十分孤立的環境中,就很可能會造成種群內部的近親繁殖,其后果就是他們的后代容易患有一些先天性的遺傳疾病,那么很多人就會因此而死掉。而且,后代的后代罹患各種遺傳疾病的概率也會相應增大,健康狀況一代不如一代,這樣下去,死的比生下的還要多,以至種群的個體數量越來越少,最終導致這個種群逐漸走向滅絕。因此,要最大限度地避免近親繁殖,這就要保證一個種群中的個體數量不能太少。
還有一些研究發現,近親繁殖會導致種群中80%以上的優秀基因逐漸退化,要知道,這對維持種群的基因多樣性是很不利的,而一個種群內的基因數量在減少的話,那么,這個種群是有可能走向滅絕的。看來,除了種群中個體的數量不能太少以外,還必須要保證種群中具有較高的基因多樣性——每個物種包括若干個種群,各個種群由于突變、自然選擇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遺傳上有所不同。就好像人類有不同的膚色一樣,這便是由基因的差異所引起的。
不得不說,對于減少各種遺傳疾病的風險,以及維持足夠的基因多樣性,150人實在太少了。那么將人數增加到500人呢?科學家認為,在隨機挑選的情況下,任意的500人也并不一定就能代表所有人類的基因多樣性。如果真的要建立另外一個長久的人類星球殖民地,那么,就得把人類盡可能多的基因“種子”撒向這個星球,這樣人類才能健康地繁衍,永久地延續下去。當然,這就得使飛船上的初始人口要足夠多才行。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除了近親繁殖外,還有一些我們不得不面對的風險問題,如疾病暴發、機械故障、
外星生物
入侵,以及太空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等等,這些風險都將會大大減少殖民星球的人口數量。所以,飛船上的初始人口只有越多才越好,這樣即使災難發生,也能抵消一部分對人類的基因多樣性和人口數量的影響。人數在1~4萬較合適
那么,星際飛船上究竟得帶多少人才能滿足要求呢?
佛羅里達大學和波特蘭州立大學共同合作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具體情況是這樣的:計算機通過特定算法計算出了星際旅行途中可能發生的不同災難,并設置一個初始人口數量,同時設定旅行時間為300年(30代人)。然后,計算機對每個初始人口數字進行10次計算,取10次模擬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最后依據。
結果顯示,如果按照4萬人的初始人口,最后基因多樣性的比率能夠達到100%。不過,即使只有1萬人,基因多樣性的比率仍在一個可行性的范圍內。而且,這兩個數字在各種災難測試中的結果都還不錯,能夠保證殖民人口有足夠的基因多樣性。但是,如果數字低于1萬,那基因多樣性的比率就會大大降低。
看來,人類要成功殖民另一個星球,星際飛船上至少要有1萬人,而人數在1~4萬之間是比較合適的。不過,這幾萬人并不是全部都在同一艘飛船上。例如,當1萬人被安置在一艘船上時,任何風險對于每個人都是潛在的威脅;而一旦發生毀滅性的災難,那這1萬人就有可能全部覆滅。但是,這些人要平均分散在五艘飛船上,即使其中一艘船遭災,那么損失也是有限的。
當然,在將來人類的科技水平更加先進了,星際飛船的速度也會更快,那時候人類去其他星球的時間將會大大縮短。而且,從理論上來說,人類利用現有或未來數十年的科技在有生之年進行星際旅行是完全有可能的。
上個世紀70年代,英國行星協會發起了一個“代達羅斯計劃”,其目的就是探討進行星際旅行。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星際旅行太空船,它重達5萬噸,由核聚變能源驅動,預計能以12%光速高速飛行。要知道,以這個速度人類只需花50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抵達比鄰星了。還有,2012年美國航天局也在開展一項名為“百年星艦”的
宇宙
探索計劃,希望在百年內能夠讓人類沖出太陽系,抵達其他遙遠的星球。可見,人類踏足其他星球的愿望并不久遠了,到那時,我們也就不需要再考慮得帶多少人了!不過,殖民外星球畢竟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一艘飛船上最多能帶多少人,途中人類的自給自足,以及抵達星球后人類生活保障等問題,這些都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
移民火星
研究人員正在進行試驗,探索老鼠精子是否能夠在苛刻的太空環境下存活
科學家一直將火星作為建造殖民地的第一顆星球。但火星并非是養育后代的好地方,那里不僅極其寒冷,而且孤立、貧瘠、缺乏空氣。然而如果一切順利,殖民者很有可能在下一個50年內就居住在火星上。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殖民者或許會搭乘核動力星際飛船,經歷幾代人的時間,前往最近的宜居星球。這些先驅者將在地球之外開始新的生活。如果這些人們成功,那么
太空旅行
者將需要組建家庭。波特蘭州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Cameron Smith稱:“如果我們將在太空中進行一段長期的旅行,少量宇航員是無法實現的,這需要一個群體。”我們尚不清楚在太空中是否會懷孕,太空飛行已經被證實有害人體健康,但是它對生殖健康的影響尚不清楚。
目前有限的研究表明,微重力很可能破壞身體的荷爾蒙,而且
宇宙射線
能夠給發育中的胎兒帶來損害。日本目前正在國際空間
站上對這一問題的其中一方面進行調研。宇航員將攜帶冷凍干燥的老鼠精子在太空中連續飛行數月時間,來研究太空對哺乳動物
繁殖的影響。Smith稱:“數個世紀后到達外星星球的人們會有著不同的口音和對宇宙的不同概念。”他把他們稱作星際人,這是一個全新的人種,太空將成為他們的家園。在不遠的將來,第一位星際人或許就有可能出生,對于他們來說,地球只是夜空中一顆藍白色的亮點而已。
本文猜想文章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僅供大家參考,如若驗證其真實性,請咨詢相關權威專業人士。
本文標題:猜想 移民外星多少人合適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