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rostigma rhinocerontis是非洲最大的蒼蠅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神奇生物  時間:2020-07-10 

  Gyrostigma rhinocerontis是非洲最大的蠅類之一,體長最大記錄4厘米,翅展可達7厘米www.qiwen.tv。紅色的頭和腿,漆黑的身體,外加形似黃蜂的修長身體,看起來相當惹眼。

  雖然身材巨大,但它們成蟲的壽命只比蜉蝣略長一點,只有3到5天。這些大蒼蠅們不吃任何東西,求偶、繁殖完全依賴幼蟲時期的營養儲備。那它們的幼蟲吃什么呢?作為狂蠅科胃蠅亞科的成員,它們當然是寄生在大型動物的胃里了。

  這是G.rhinocerontis長滿倒刺的幼蟲,它們牢牢懸掛在動物的胃壁上,就算是經受劇烈的腸胃蠕動也不會被排出來。

  G. rhinocerontis幼蟲的寄生狀找不到任何圖片,但是其他胃蠅的寄生圖片還是不少的。這是寄生在一頭小象胃里的胃蠅;之所以選了這張圖是因為這張是我見過口味最輕的一張啦——

  實際上胃蠅對動物的危害并不像看起來這么可怕,不過數量太多的話會有堵塞消化道的危險。

  那么Gyrostigma rhinocerontis為什么會如此稀少呢?估計已經有人從它的拉丁名看出原因了,因為它的寄主是黑犀牛和白犀牛,而它們就是所謂的犀牛胃蠅。犀牛胃蠅曾經跟隨著犀牛遍布非洲大陸,而現在由于犀牛盜獵猖獗、棲息地喪失,已經成為非洲最難得一見的蠅類之一。博物館和分類學家都會為擁有一只犀牛胃蠅的成蟲標本而自豪。

  其實寄生在犀牛胃里的胃蠅并不止犀牛胃蠅,還有同屬的G. conjungens和 G. sumatrensis。但這兩種胃蠅遠比它們的兄弟更加珍稀;人類最后一次見到G. conjungens是在1961年,而對于G. sumatrensis的全部了解僅來自于一只幼蟲。

  這也是動物保護中尷尬的一面;如果一只鳥或者哺乳動物消失了50年,人們會惋惜不已;但除了少數geek愛好者以外沒有人想再次見到或者僅僅了解一下消失了50年的胃蠅,盡管它們對人完全無害。

  犀牛胃蠅把卵產在犀牛的體表,不過人們并不清楚幼蟲是怎么進入犀牛胃里的,可能是犀牛舔舐毛發的時候從口腔侵入。它們對犀牛的影響我們也一無所知,有人猜測被寄生的犀牛攻擊性可能會變強。這也是犀牛胃蠅極難見到的原因之一:再不要命的昆蟲采集者也不敢靠太近。

推薦閱讀:相當人類活了300歲 老母雞已活27年

  犀牛胃蠅的消失,也從側面反應了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邪惡之處:盜獵者摧毀的不僅僅是幾只動物個體,也不僅僅是某個物種本身,他們威脅的是生態平衡中的一環。而平衡被打破的后果,可能會殃及另一些我們完全來不及了解的物種——而這樣的瘋狂,也遲早會殃及我們自身。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899
本文標題:Gyrostigma rhinocerontis是非洲最大的蒼蠅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