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義的宇宙定義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狹義的宇宙定義是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空間和物質。專家指出:“如果我們不再望向宇宙,那宇宙就不復存在了”。人類,從來沒有停止對宇宙奧秘的探索。一直以來致力于生命科學研究、宇宙天體研究的沈向明教授,早已建立星際外星生物學,目前正在籌建國內與世界生物先進科技同步的《生命科學實驗室》,深入地球生物以及外星生物領域的研究,望向宇宙感知宇宙,為人類生命探索、宇宙奧秘尋找答案。
隨著天文望遠鏡等觀測和分析儀器的誕生,與不斷改進,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愈加豐富。人類科學技術的每一次發展、突破,都促進了天文學的重大發現,推動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飛躍,推進了人類文明進程。關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宇宙探索的重要意義,沈向明教授與記者談到:科技的發展,讓更多人更加接近宇宙探索的真相,我們人類還需繼續充滿求知欲充滿熱情地去望向宇宙,去感知宇宙。宇宙間某些信息也正在不斷指引、引導著我們人類去找尋真相。
目前,宇宙探索,人類已取得諸多成果,同時也在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為讓記者進一步了解到人類探索宇宙的偉大事業,以及感受宇宙真相所帶來的魅力,沈向明教授例舉了人類現有多項宇宙探索成果:
推薦閱讀:探索宇宙擔心外星細菌帶回地球,我們會否將地球細菌帶出去呢?
如:哈勃望遠鏡發現距離地球90億光年外新恒星,并以希臘神話人物伊卡洛斯命名;朱諾號(Juno)太空船所拍攝的紅外線拼接影像顯示,木星南極有彼此互繞的巨大氣旋存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科研人員跟蹤觀測到,一顆近地小行星(PHA)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曾與地球“擦肩而過”,最近距離只有0.014天文單位(約210萬公里)......
最后,沈向明教授還表示,在生命科學研究、宇宙天體探索的道路上,將不忘初心,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到這一偉大事業中,同時,星際外星生物學的建立,便是希望吸引更多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探索宇宙感知宇宙,尋找宇宙生命的奧秘。
本文標題:沈向明:探索宇宙奧秘 望向宇宙感知宇宙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