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去漫游星空了,用3部紀錄片+2部電影了解他的浩瀚宇宙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科學探索  時間:2020-07-10 

  昨天,BBC發出頭條新聞,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qiwen.tv。

  這一悲痛的消息已經得到霍金先生的家人確認。

  3月14日,也是愛因斯坦誕生139年的紀念日。

  有人說:是愛因斯坦將他邀回星空。

  今天,我們為孩子整理推薦3部紀錄片、2部傳記類電影以及霍金先生的經典語錄,走進他的學術和生活,一起悼念這位當代最偉大物理學家。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也是很多孩子最早熟知的物理學家之一。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癥的他只能活兩年。

  雖然此后的生命都在輪椅上度過,但他的思維依然可以縱橫宇宙。

  霍金先生所研究的,既是關于宇宙未來命運的大事情,也是和每個個人息息相關的小事情。如何讓孩子了解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或許,這些通俗動人的傳記電影,和深入淺出的優質紀錄片,能帶領我們進入他的世界。

  1

  《霍金傳》

  (又名《霍金的故事》)

  一句話推薦

  一部傳記片的魅力,

  主要來自于背后主人公的傳奇。

  在這部電影中扮演霍金先生的是當時還沒有出名的卷福本尼,整部電影以霍金21歲的生日派對拉開序幕。那時的他是那樣驕傲出色,但是上一秒還在跟派對上認識的女孩仰望星空,下一秒卻發現自己躺在草坪上身體不聽使喚,醫生給他的生命下了只剩最后兩年的結論,故事從這里展開。

  在醫生的診斷書上本該停留在23歲的斗士,與命運斗爭了整整55年后,回到了屬于他宇宙。

  2

  《萬物理論》

  一句話推薦

  如果現實變成了傳記,

  那再冷的回憶都會自帶柔光。

推薦閱讀:科學家發現新的人類物種!宇宙中有第二個地球?

  一個人在生前就被改編成電影,還不止一部,可見霍金對世人對魅力之大。《萬物理論》提名第8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第72屆金球獎……在傳記片中已經達到了不錯的水準。

  然而這部電影格外引人矚目的一點,是在編劇列表中,簡·霍金的名字赫然在列。這是一部根據當事人回憶錄改編而成的電影。我們可以借助簡·霍金,這個曾經和史蒂芬最親近的人的視角,去了解一個更加真實的物理學家。

  這部電影的細節之處非常動人:幾乎真實還原了當時的服裝、場景,甚至配樂的編排,都透露出濃濃的英倫校園風。

  3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

  一句話推薦

  為大眾科普復雜前沿的科學知識,

  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但霍金做到了。

  我們推薦給所有熱愛探索、懷有好奇的孩子,認真觀看Discovery探索頻道的《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這部紀錄片制作耗時3年多,霍金先生本人在此間曾多次堅持對劇本作大幅修改。

  68歲的霍金,在這部紀錄片里談論了他對宇宙外星生命問題的最新思考。他認為外星生命幾乎肯定存在於宇宙的許多其他地方——不僅是活在行星之上,甚至還可能存在於恒星中心,甚或是漂浮於行星間的廣闊宇宙。

  時間旅行的方法?黑洞、蟲洞是什么?宇宙中真的有外星人嗎?這些讓人著迷的話題和浩瀚的概念,留待孩子跟隨霍金去探索!

  4

  《史蒂芬·霍金之大設計》

  一句話推薦

  看到最后只覺得萬物皆空,

  仿佛讀了一本佛經。

  這部紀錄片一共分為三集,分別帶我們探尋了:宇宙緣何存在并遵循規律和法則?我們的生命是否有意義?我們所居住的宇宙是否是由上帝創造并控制的?三個問題。

  雖然說起宇宙,很多人都覺得深奧難懂,但是這部紀錄片力求講得簡單易懂,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人生與世界的真相,既是哲學又是科學。在了解這些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能欣賞到宇宙的宏偉壯麗。

  5

  《史蒂芬·霍金看宇宙:時間簡史》

  一句話推薦

  沒讀完那本《時間簡史》,

  來看看紀錄片吧!

  Why are we here?一個伴隨人類追問了許久的問題。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2781
本文標題:霍金去漫游星空了,用3部紀錄片+2部電影了解他的浩瀚宇宙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