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天文臺領銜利用遙遠類星體探測宇宙結構形成史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科學探索  時間:2020-07-10 

   北京時間2018年1月10日,世界最大星系巡天eBOSS國際科學合作組發布了最新宇宙學研究結果: eBOSS合作組通過觀測距離我們68億光年到105億光年之間 (對應紅移0.8到2.2之間) 宇宙深處類星體的空間分布,發現了顯著的紅移畸變 (RSD) 信號。這是人類首次成功利用遙遠的類星體探測宇宙的結構形成歷史。

  eBOSS 合作組通過觀測類星體獲得的宇宙膨脹(左圖)以及結構形成歷史重建結果(右圖)。圖中含誤差棒的紅實圓圈為本次發布的結果,其余測量來其他星系巡天觀測結果。圖中曲線是利Planck 衛星觀測宇宙早期微波背景輻射, 并假設標準宇宙學模型得到的擬合結果。

  紅移畸變現象是由于星體在局部引力勢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的三維成團模式。由于該信號與引力直接相關,它是在宇宙學尺度上研究引力的最重要探針之一q~i~-~w~e~n~c~o~m。2001年,人類首次通過觀測星系的成團性,在近鄰宇宙中發現了紅移畸變現象。本次eBOSS的觀測結果是人類首次利用宇宙深處的類星體,在宇宙只有今天大小的1/3到 1/2之間的時期,觀測到了紅移畸變信號。此結果是繼2017年5月eBOSS合作組首次利用類星體發現顯著的重子聲波振蕩信號后的又一重大發現,將對后續的暗能量及引力性質等宇宙學前沿課題研究有重要意義。

  本次eBOSS合作組共發布7篇科學論文,其中2篇分別由國家天文臺趙公博研究員和博士研究生王丹丹擔任第一作者,國家天文臺王鈺婷博士擔任核心作者。該研究證實了利用高紅移類星體開展宇宙學研究的可行性與優勢,為后續eBOSS類星體、亮紅星系以及發射線星系巡天奠定了堅實基礎。

推薦閱讀:“宇宙之王”霍金:兩次婚姻,兒孫滿堂,多次預言人類毀滅!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2988
本文標題:國家天文臺領銜利用遙遠類星體探測宇宙結構形成史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