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存在與否一直是個迷題,雖然地球上發生了許多可能是外星人做的事件,但是卻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關于外星人的信息,最大的問題就是外星人藏身何處,是否會對人類造成威脅。
馬里蘭州綠帶市美國宇航局(NASA)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天體物理學家HarveyMoseley認為:“或許有‘外星人’就住在星系的外圍,住在沒有一個星系的寒冷黑暗的宇宙空間中。”
這些恒星可能是在星系之間的碰撞過程中被拋到那里的。由帕薩迪納市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Caltech)天體物理學家MichaelZemcov率領的一個研究小組,在11月7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qiwen.tv。外星人藏身何處,是否會對人類造成威脅
這一發現來自分別于2010年和2012年搭乘一枚探空火箭進行了短暫空間飛行的宇宙紅外線背景實驗(CIBER)。
星系發出的光線由于受宇宙膨脹的影響而被紅移至紅外線波長
當飛越地球大氣層后,CIBER會每分鐘觀測5個不同的空間區域,從而搜集盡可能多的宇宙射線粒子。
推薦閱讀:科學家提出新理論:地球生物或來自宇宙太空
這些飛行分別發生在每年的不同時間,以便天文學家能夠排除黃道光的影響,后者是太陽光被星際塵埃散射所發出的光線。CIBER被設計用來尋找紅外線發生的波動,從而搜索一些由在宇宙中形成的第一批星系發出的信號奇+聞+網。這些星系發出的光線由于受宇宙膨脹的影響而被紅移至紅外線波長。
然而當Zemcov及其同事開始篩查CIBER的數據時,他們意識到這項試驗所捕捉的光線遠沒有“紅”到來自古老星系的水平。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光線必定來自于一些更近并且更現代的天體,例如一些普通的恒星。
科學家基于CIBER的視野向整個宇宙進行了推測,并斷定那里有比能夠用已知星系解釋的多得多的光線。研究小組成員之一、Caltech天體物理學家JamieBock認為,這意味著光線可能來源于位于星系之間的恒星。“這些恒星就像星系自身那樣產生了許多的背景光。”他說,“這一發現真的令人興奮。”
這些恒星就像星系自身那樣產生了許多的背景光
天文學家測量了宇宙背景光近紅外區域中的波動,結果驚訝地發現,這些恒星產生的光線亮度之和與所有星系加在一起發出的亮度幾乎相當。
外星人可能生活在宇宙黑暗空間
研究人員又利用“斯皮策”紅外探測太空望遠鏡進行驗證,所獲得的數據證實有大量恒星位于星系之外。恒星通常存在于星系內部,然而當星系之間發生碰撞時,它們也會因為萬有引力被拋出星系。
Zemcov說:“我們以前曾觀測到恒星被星系拋棄的現象,但新測量數據表明這一現象普遍存在。”Bock懷疑,許多這樣“叛逃”的恒星可能來自于相對較輕的星系--與大質量的星系相比,它們更容易喪失對內部恒星的掌控。
本文標題:美國宇航局:外星人或住在黑暗宇宙空間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