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的故鄉奧爾特云,包圍太陽系的小行星彗星發源地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科學探索  時間:2020-07-10 

  宇宙很大,人類科學家也在月球上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知識來源www.qiwen.tv。就好比彗星,彗星所有的發源地都來自于奧爾特云,是彗星的故鄉。奧爾特云是一個包圍著太陽系的小行星,距離太陽在五萬到十萬個天文單位,我們現在看到的流星雨圖片,大多都是來自這里。

第九大行星

  奧爾特云或者叫做奧爾特星云,是天文學界對太陽系外圍星團的一種假設性概念,奧爾特云又譯為歐特云qiwen.tv。科學家普遍認為奧爾特云中存在這很多不是非常活躍的彗星,距離太陽在五萬到十萬個天文單位,對于奧爾特云的形成,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認為奧爾特云是在五十億年前,太陽系的太陽及其他行星形成的時候,宇宙中的殘余物質由于天體運動造成的,并且由于行星及其他星系的作用,使得奧爾特云包圍著太陽系。

  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發現,如果發現被證實,那么太陽系里就又有9大行星了!同時也是對奧爾特云的一個顛覆性的結果。奧爾特云距離太陽有1光年的距離,被認為是太陽系的邊緣,里面存在著大量的小行星。奧爾特云呈球形,包裹在太陽系的外面,像是太陽系的外殼。

推薦閱讀:世界上有沒有外星人,廣西田陽機場擊落飛船

  奧爾特云中的物體其實是在太陽系內部區域形成的,與其它行星及小行星相似,但是由于它們經常被大行星的引力影響,及后被仍年輕的大型氣體行星,諸如木星等天體的強大引力將之逐出太陽系內部,使它們擁有極為橢圓或拋物線狀的軌道,散布于太陽系的最外層。

  同時,這個過程也把它們的軌道偏離黃道面,并形成奧爾特云呈球狀的形態。一些在遠處的天體之軌道又被附近的恒星攝動,使之變為圓渾,并能長期處于太陽的遠方。而遠離八大行星的物體因不受到大行星的影響,散布于接近黃道面的盤狀區中,形成柯爾柏帶。這個理論解釋了為何奧爾特云不像柯爾柏帶和八大行星的軌道一樣接近黃道面,而是呈獨特的圓球狀來源www.qiwen.tv。

  奧爾特云被稱為彗星的故鄉,太陽系里大部分的彗星都發源于此。曾經有人猜測,在奧爾特云的外面,有一顆太陽的伴行,是一顆紅矮星,每2600萬年,紅矮星穿過奧爾特云一次,將大量的彗星拋向太陽系內部,而其中的部分落到了地球上,造成地球上每26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但也有科學家持不同意見,認為太陽沒有伴星。

  雖然新的行星并沒有被觀察到,但現在的假設顯然改變了人們對奧爾特云原來的認識,因為新發現天體的質量很大,相當于木星的質量,那么它的引力效應顯然也應該是很大的,在它存在的情況下奧爾特云為什么還能保持相對均勻?

  希望能盡快通過望遠鏡看到這顆行星,讓我們更加全面的了解我們生存的太陽系。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3305
本文標題:彗星的故鄉奧爾特云,包圍太陽系的小行星彗星發源地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