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八大行星排列順序 地球不可取代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科學探索  時間:2020-07-10 

     行星的定義:一是必須圍繞恒星運轉的天體;二是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三是其軌道附近應該沒有其他物體。

  我們所在的太陽系有八個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此外,太陽系中還有很多較小的行星分布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以及從柯伊伯帶延伸將近一光年遠的奧爾特星云,都屬于太陽系的范圍。

  太陽系

  赤道半徑大小的排列順序和體積是一樣的,下面是以地球體積為1作比例,比較出八大行星排列順序(體積)的大小關系,如下面數據所示:

  體積:(以地球為1,體積1.0832073×1012km³)

  太陽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地球 :金星 :火星 :水星 = 1300000 :1317 :745 :65 :57 :1 :0.86 :0.15 :0.056

  一、水星(質量3.3022×1023kg、平均密度5.42794g/cm³)

推薦閱讀:NASA存檔照片曝光 探秘太空美景

  水星中國古代稱為辰星。是太陽系中的類地行星,其主要由石質和鐵質構成,密度較高qiwen.tv。自轉周期很長為58.65天,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相同,水星在88個地球日里就能繞太陽一周,平均速度47.89千米,是太陽系中運動最快的行星。無衛星環繞。它是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排列順序排名第一的行星。

  水星在直徑上小于木衛三和土衛六,水星上的太陽看上去要比在地球上大二倍半,太陽光比地球赤道的陽光還要強六倍。水星朝向太陽的一面,溫度非常高,可達到400℃以上。這樣熱的地方,就連錫和鉛都會熔化,何況水呢。 但背向太陽的一面,長期不見陽光,溫度非常低,達到-173℃,在這里也不可能有固態的水。1974年3月、9月和1975年3月,美國發射的“水手10號”探測了水星,向地面發回5000多張照片。水星地貌酷似月球,大小不一的環形山,還有輻射紋、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水星是太陽系中僅次于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體。

  二、金星 (質量4.869×1024千克、平均密度: 5.24 1.318cm³)

  金星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公轉周期是224.71地球日奇.聞.網。夜空中亮度僅次于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達到亮度最大。它日出稍前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黃昏后出現在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陽和月亮外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時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陽外全天最亮的恒星)還要亮14倍,猶如一顆耀眼的鉆石,于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Venus)——美神。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3600
本文標題:探索八大行星排列順序 地球不可取代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