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十大行星之最 這顆行星可能有生命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科學探索  時間:2020-07-10 

  在“哈勃”天文望遠鏡的幫助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約130億年的古老行星,它位于球狀星團M4的核心處,圍繞著白矮星和脈沖星(左下方兩個亮點)轉動,這兩顆天體曾經分別是恒星和中子星來自www.qiwen.tv。

  最古老的行星:“M4”的星團內行星

  2003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壽命為127億年的行星,這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的最古老行星。這顆氣狀行星大小與木星相當,質量相當于木星的2.5倍,處于代號為“M4”的球狀星團核心區域附近。該星團包含的恒星數量在10萬顆以上,位于距地球約5600光年的天蝎星座。

  這顆行星的年齡是地球以及其他所知行星的兩倍,幾乎與宇宙“同歲”。它圍繞由一顆脈沖星和一顆白矮星組成的雙星系統運轉。最初,科學家在定義它的身份時,存在諸多爭議,后來還是在“哈勃”望遠鏡的幫助下,科學家們才精確地推算出它質量僅為木星的2.5倍,用恒星或褐矮星的標準來衡量都顯得太小,只能是一顆行星。

  值得一提的是,這顆行星幾乎是氣體的,上面沒有生命存在,因為它圍繞的是一顆垂死的恒星,無法向地球一樣接收到生命所需的光和熱。然而這顆行星的早年是在類似太陽的年輕恒星身邊度過的,所以它很可能曾經是另一個地球,當我們的太陽甚至還沒有亮起來的時候,它已經存在了孕育生命的機會。正是基于它的發現,科學家們也不得不重新考慮行星形成的時間和方式,以及生命形成的時間。

  迄今為止發現的宇宙最年輕行星

  最年輕的行星:金牛座內行星

  美國航天航空局2004年對外宣布,他們發現了一顆形成不超過一百萬年的“嬰兒”行星。這顆行星很可能是目前已知的所有行星中最為“年輕”的。

  這顆“嬰兒”行星大約誕生在100萬年前,屬于距地球420光年的金牛座,并圍繞著一顆年齡與之接近的恒星公轉。目前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100多顆太陽系外的行星,但這些行星基本都在10億歲以上。而我們生活的地球則有45億歲,已經進入中年來源qiwen.tv。

  說起這顆行星的發現,過程頗為有趣。天文學家最初利用“斯皮策”紅外線望遠鏡對金牛座5顆恒星進行觀察。科學家在金牛座“CoKu4號”恒星周圍的灰塵帶發現了一個類似炸面圈的洞,塵埃盤上發現一個環狀區域沒有塵埃。專家們根據目前通行的行星形成理論推斷,這可能意味著該處的塵埃物質已經聚集形成了一顆行星。這顆行星可能是通過把周圍的灰塵凝聚在一起而產生的。

  最受注目的行星:火星

  提起火星,人們總會聯想到科幻電影里的外星人。或許是因為火星在太多電影和小說中充當主角,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對火星的探測活動充滿了期待。40多年來,前蘇聯、美國、日本和歐洲共計劃了30多次火星探測,盡管其中2/3的活動以失敗告終,但科學家期望在火星上尋找生命跡象的熱情卻從未因此而減退。

  火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除金星以外,火星離地球最近。與地球相比,火星的質量比地球質量小1/9,半徑僅為地球半徑的1/2左右。但火星在許多方面與地球較為相像。

  火星是唯一能用望遠鏡看得很清楚的類地行星。通過望遠鏡,火星看起來像個橙色的球,隨著季節變化,南北兩極會出現白色極冠,在火星表面上能看到一些明暗交替、時而改變形狀的區域。空間探測顯示,火星上至今仍保留著大洪水沖刷的痕跡。科學家推測,火星曾比現在更溫暖潮濕,可能出現過生命。

推薦閱讀:宇宙中的秘聞盤點:神秘的太空殺手曝光

  冥王星

  最郁悶的行星:冥王星

  自19世紀天文學家陸續發現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來,冥王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說法一直被人們當成常識來記憶。然而,2006年的一次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卻投票決定將冥王星降級,列入“矮行星”行列。

  冥王星發現于1930年,是九大行星中離太陽平均距離最遠,質量最小的行星。科學家掌握的資料很有限,只知道它的質量約為月球的1/3,半徑為1400公里,表面平均溫度不超過零下221攝氏度,其構成物質的平均密度約為每立方厘米2克。

  無論是70多年前被定義為行星,還是如今因為行星含義發生變化而被貶為“矮行星”,冥王星從未也無法為自己辯護,只能默默接受著一切,堪稱最郁悶的行星pds。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3644
本文標題:宇宙十大行星之最 這顆行星可能有生命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