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認為地球是非常適合生命的存在,它滿足了生命存在、存活和發展幾十億年所需要的所有條件奇_聞_網。畢竟在地球上大氣層既不厚也不薄,地表存在液態水,這一切多虧了海平面的壓力和溫度條件。
幸運的是,我們的存在依賴的不僅僅是與太陽之間的合適距離。我們的太陽很可能和其它恒星不太一樣,但與那些更明亮更藍但壽命也更短的恒星相比,太陽能夠以相對恒定的亮度照耀幾十億年。如果太陽以目前的亮度照耀地球,而地球在白天全部吸收太陽光并在夜晚輻射出來,物理定律告訴我們我們地球表面的溫度應該是-18攝氏度。
你可能意識到這并不是地球的平均溫度,我們的世界遠比這個溫度更溫暖。云層、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結合——這三種事物吸收并“覆蓋”地球釋放的紅外光,從而保證地球比理應的溫度高33攝氏度原文qiwen.tv。當地球更年輕時,也就是幾十億年前,大氣層里的甲烷數量更加多,使得地球可以圍困更多的熱量。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認為質量越大的恒星燃燒越炙熱,這的確是正確的。但隨著恒星逐漸衰老,隨著它的大多數氫轉化成氦,核心開始收縮。由于引力收縮會釋放能量,而這些能量無處可逃——它們被束縛在恒星的核心里——核心就開始加熱升溫。
推薦閱讀:彗星登陸器“冬眠”后蘇醒:你好地球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隨著恒星逐漸衰老并消耗了自己越來越多燃料,它會釋放出越來越多的能量。現在的太陽距離太陽系產生時已經45億年了,它比最初時的能量高了20%。如果不是地球大氣層的溫室效應,早期地球應該像現在的火星一樣冰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繼續加熱,這在幾百萬年的時間內都不會影響我們,但當到達幾億年的時間時,事情就不那么簡單了。
太陽輻射通量增加1%并不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但每隔1.1億年太陽光度就增加1%。在某個時間點——也就是輻射通量增加10%至30%時,這取決于地球大氣層——我們將到達一個臨界點:地球表面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換句話說,在某個時間點太陽變得如此炙熱以至于地球會煮沸。這便是全球變暖的終極形式:世界如此炙熱,水都無法存在。到那時,地球表面上的生命幾乎無法存活,盡管某些更聰明的物種可能會在地球 (更涼爽)的上層大氣層里安家。
全球變暖最終將摧毀地球上的生命:不僅是人類生命,而是地球表面的所有生命,包括海洋生命。十億或者二十億年后,遠在太陽變成紅巨星并開始融合氦之前,地球上的溫度早已高到動植物甚至任何生物都無法存活的地步。也許我們是幸運的,曾經經歷過這一切的生命最終導致了人類的出現。如果寒武紀爆炸或者生物進化的稍微慢一點,像我們這樣的智能生命可能永遠沒有機會出現。
本文標題:你等不到了!10億年后地表將達100度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