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要想在月球上生活 竟需要這樣改造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科學探索  時間:2020-07-10 

     今年,是21世紀的第16年,曾有調查顯示,2000到2010這十年間,人類從事其生產活動所消耗的能源是1920到1985年總和的三倍還多。眾所周知,地球的能源所剩無幾,于是,美帝一些科學家提出了移民外星球的想法。而月球,就是最初的候選星球。

  關于月球的記載,可以追溯到上萬年前,當時的原始人將其作為一種圖騰來崇拜,中國也有著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故事中描繪的月球清幽雅靜,還居住著一男一女和一只兔子奇_聞_網。但是,實際上月球的環境卻是十分惡劣。

  關于月球的記載,可以追溯到上萬年前

  首先,與火星曾經具有大氣層是不同的是,月球自始至終都是沒有大氣層,這意味著要想移民月球的話,還需要制造人工大氣層,或者建造一個比月球還大的罩子將其罩住。

  與火星曾經具有大氣層是不同的是,月球自始至終都是沒有大氣層

  其次,一些科幻影迷應該都清楚,地球的重力是月球的六倍,長期間在低重力環境下會出現鈣質流失,導致骨質疏松來自qiwen.tv。

推薦閱讀:中國當今10大家族:勢力范圍相當驚人!

  人類想在月球上生活,需要對月球進行非常多的改造,術語上稱為外星地球化。

  月球是不具有一切人類生活的必要條件,所以第一步應該先建造月球基地,這又牽扯到了人力物力的運輸,不過現在美帝研究的電磁彈射理論前景美好,運輸在以后將不是問題。

  月球表面平坦,修建道路十分簡單,也為各個基地間的運輸提供了便利。地球到月球的運輸成本極高,所以改造月球環境的任務不可能靠源源不斷地輸送人力資源完成。

  現在機器人技術日趨成熟,可以先運送一個能復制的智能機器人到月球,借助太陽能和月球地底的礦產,機器人數量可以呈指數成長,最終達到足夠的勞動力數量,開始月球環境的改造。

  一些墜向地球的小行星之所以沒有對地球造成破壞,是因為地球的大氣層與其發生摩擦,讓其燃燒殆盡奇_聞_網。月球上沒有大氣層的保護,許多隕石會被月球引力吸引,直接砸到月球表面。

  一些墜向地球的小行星之所以沒有對地球造成破壞

  據統計,每年墜毀在月球上的隕石有上百顆,所以在大氣層建造完成之前,讓人類在月球上進行改造任務是極其危險和不現實的。

  每年墜毀在月球上的隕石有上百顆

  當環境改造完成后,則需要大量的衛星監控網,在多個層次內對隕石進行防御,大型隕石則需要利用導彈來使其偏離軌道,這對于在月球的長期居住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

  人類移民月球的夢想雖然遙遠,人們對月球的探索也還尚不完全,但是從當今的科學技術發展長遠來看,未來人類移民外星球是必然的,現在的人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維護好地球的環境,在保證地球環境完好的情況下,用月球資源來反哺地球有何嘗不可呢?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4822
本文標題:人類要想在月球上生活 竟需要這樣改造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