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正在不斷演化的宇宙而言,地球早早來到了這個派對www.qiwen.tv。根據一項新的理論研究,在46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時,宇宙中只有8%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產生。即使再過60億年太陽壽命終結,這個誕生宜居行星的派對仍不會結束,還有92%的宜居行星目前仍未“出生”。
這一結論是基于哈勃太空望遠鏡與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長期觀測,后者專注于搜尋太陽系外的行星。這項研究的作者,來自美國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STScI的彼得·博爾茲(Peter Behroozi)介紹說:“我們主要動機是了解地球在宇宙未來的處境。與所有在宇宙中形成的行星相比,地球其實屬于早期形成的行星。”
在觀測距今非常遙遠的星系后,哈勃望遠鏡為天文學家提供了一個隨星系成長,宇宙中恒星形成過程的“家庭相冊”。數據表明,宇宙產生恒星的速度在100億年前非常快,但是參與該過程的氫和氦占氣體總量的比例仍然很低。今天,恒星誕生的速度比早期要慢得多,但是依然有足夠的剩余氣體可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仍不斷會有恒星與行星產生。藝術效果圖:無數和地球相似的宜居行星,將在未來萬億年隨宇宙演化而“出生”
STScI的莫莉·皮爾(Molly Peeples)說:“在大爆炸結束后,銀河系內外仍有足夠多的物質,未來將繼續“生產”非常多的行星奇_聞_網。”
推薦閱讀:十大海底生物事實 烏賊竟用腦袋消化
開普勒望遠鏡對系外行星的搜尋結果表明:位于恒星宜居帶內,表面能夠存在液態水且大小和地球相仿的行星,在銀河系是普遍存在的。根據這一調查,科學家們預測目前銀河系內應該存在約10億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并且其中很多都是像地球這樣由巖石組成的類地行星。
人類居住的星球-地球
而在目前我們可觀測宇宙的范圍內,還有一千億個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這樣估算下來得到的數字是非常驚人的q~i~-~w~e~n~c~o~m。
這也給未來在恒星宜居帶產生眾多地球大小的行星提供了充足的機會,而未來100萬億年宇宙中仍將擁有恒星,這樣充足的時間行星表面出現什么都有可能。
研究人員稱,未來像地球這樣的宜居行星更可能出現在巨型星系團或矮星系里,因為它們還有足夠的氣體等物質形成恒星和行星系統。相比之下,我們的銀河系已經用了比較多的物質來形成恒星。對地球文明而言,在宇宙中早出生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利用像哈勃望遠鏡這樣強大的設備觀測從大爆炸以來宇宙的演化史。而大爆炸與宇宙演化歷史的觀測證據,如光和其他電磁輻射,將在1萬億年后因為宇宙膨脹失控而被完全抹去。
本文標題:宇宙眾多行星中 只有百分之百能住人類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