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中的護領是什么?護領有什么作用?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今天是漢服系列的第二期,來給大家講一下“護領”。在現代漢服體系中,以明朝時期為原型的漢服,通常會在衣領處有一塊不同于整個衣領顏色的布塊,我們一般稱之為“護領”。這個護領通常只在明制漢服中出現,大部分為白色,當然了,其他顏色也有。那么,護領是怎么誕生的,它產生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漢服中的護領是什么?護領有什么作用?

關于“護領”,有些人可能存在一點誤區,認為但凡是明制漢服,就必須要有護領,其實不然。護領并不存在于漢服的傳統形制當中,并不是說只要是明制漢服就必須擁有護領,也可以沒有,顏色也不一定,層數也不一定,可以不單單是白色,也可以不僅僅是一層。

護領,最早在宋朝時期就已經出現。既然被叫做“護領”,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護住領子。衣領會有什么損害,無非就是穿久了,脖子周圍會受到污損。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洗衣服的時候,脖子處的衣領總是最需要關注的地方,漢服當然也是一樣。因此,護領誕生之初,自然是為了防止衣領的磨損和臟污。

但是肯定有人不理解了,就算是加了一道護領,原本的衣領是不會臟了,護領也還是會臟的啊?這一點,我們在下文中會提到。

漢服中的護領是什么?護領有什么作用?

護領基本上都是出現在明制漢服上,明朝時期護領就比較普及了,明朝開國之初,沿用了護領這一特點,但是護領從材質卻并不是和衣服一樣的布料,而是紙,宮女們用紙作為護領,這樣一來,每天更換一次,不僅可以保持衣服的情結,還不需要每天換一次衣服,不得不說,古人在方便“偷懶”這一條上面,可比我們厲害高明多了。不過想一想也能夠理解,如果每天一換,衣服就得每天一洗,對于衣服的損傷也是非常大的,這都得算在皇宮的開銷里面啊。

后來,紙質就改成了布,由于明代衣服的領子普遍偏高,因此會在衣領上加上或寬或窄的護領,一般來說,寬一些的護領會與衣領的寬度相等,但是長度就短于衣領,窄一些的護領可以比較長,寬度自然就比衣領要窄了。但是不管怎么短,至少都要把脖子一圈都護住,不然如何保證護領“護”的作用呢?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古時候的護領與現代的護領最大的區別,可拆卸,也是上文中留下的那個疑問。

漢服中的護領是什么?護領有什么作用?

衣領被護領護住了,但是護領還是會臟的,所以,以前的護領應該是縫制方式的不同,拆卸很方便,這樣一來,一旦護領臟了,需要清洗,就可以只將護領部分拆下來,而不需要把整件衣服全部清洗一遍,不僅費時費力,還會影響衣服的使用時間。但是現代漢服中,護領一般都是縫死的,也就是說,大部分只是一種裝飾作用,美觀,卻失去了它原本最重要的實用性,再加上大部分護領會選擇用白色布料,很多人一定有經常聽母親念叨“淺色不耐臟”的經歷,這里也是一樣,白色的縫死的護領,反而使得衣服更加不耐臟了。

其實,現代漢服之所以或這樣做,也是因為時代發展的不同。在以前,服裝還沒有工業化生產的時候,每一件都需要人力親自動手,從最初的線,到布,到成衣,盡管各司其職,但是整個流程走下來,每一步都是人力所為,這樣出來的成品,人們自然會更加愛護。而現在,純手工制作幾乎已經成為稀有物種,漢服作為服裝,基本上也都采用了工業化的生產,所以護領是不是需要擁有實用性,這個問題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漢服中的護領是什么?護領有什么作用?

護領也并非明制漢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即便是在明朝時期,護領也不是必要配件,它并不在整個漢服形制的體系當中,所以,需不需要護領,需要什么顏色的護領,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如果有一種情結,那么可以保留,如果覺得破壞美感,也就可以去除,全憑個人喜好。

其實,不單單是漢服,韓服上面也有很多存在護領,也是因為受到了明朝時期服裝特點的影響,而且韓服的護領基本上都是白色,只不過寬度上要比漢服的窄很多。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7804
本文標題:漢服中的護領是什么?護領有什么作用?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