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著就算你沒看過小說,應該也看過相關的影視劇。今天就為大家講講四大名著分別是在哪些朝代著作的,還有四大名著的回目有哪些講究。四大名著的故事都非常經典,不管你是喜歡那種類型小說的人應該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故事。其實《西游記》的受眾群體最廣,從小孩到老人都適合觀看,而且戲劇性也很強。但《西游記》在當時并不是一部非常被看好的作品,但有一個東西《西游記》是排在第一的。
我們都知道四大名著有三部都產生于明代,作為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產生于明代初年,早于《西游記》大概二百年。
而從題材看,神魔故事也不是《西游記》首創,羅貫中的《三遂平妖傳》都帶有了很多神怪情節。而類似題材,同樣影響深遠的《封神演義》,直到今天作者是誰,還尚有疑問,一種說法是天啟年間的許仲琳所作,一種說法是生于正德至萬歷年間的道士陸西星所作。可見,僅僅從神魔志怪小說看,《西游記》也未必是第一。但《西游記》真的有一項,是中國古典小說中的第一,那就是《西游記》的回目。
可能有人要問了,《西游記》的回目有什么特別,《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也都有回目呀,甚至比《西游記》的起的還要好。
實際上,問題的關鍵就在于《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回目起的比《西游記》好。
我們對比一下“四大名著”的回目,以前五十回為例。
先來看《三國演義》。
再看《水滸傳》。
再看《西游記》。
最后是《紅樓夢》。
對比之后,不知道大家發現什么了沒有。
我們不看具體每回的名字,單看格式,“四大名著”的回目,都是“第多少多少回”,然后每回的回目都是“對仗式”的回目名稱,四部小說皆是如此。
但不知細心的讀者發現沒有,《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每回的回目,最多的是“八個字”對仗,最少的是“七個字”對仗,這兩部書所有的回目名,不是“八個字”,就是“七個字”,沒有第三種形式。
《三國演義》前十回“回目”
《水滸傳》前十回“回目”。
而公認的藝術水平最高的《紅樓夢》,每回的回目統一全是“八個字”對仗,非常工整,從這一個側面,我們就能看到曹雪芹的文學功力,要好于前三部的。
《紅樓夢》前十回“回目”,名字起的非常工整。
而《西游記》,則是“長的長,短的短”。從形式上看,是最差的。前八回還比較工整,都是“七子”對仗句,但越往后寫,越感覺到作者的“力不從心”。最多的回目名,是“八字”對仗句,最少的如《第十四回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只有“四個字”,另外還有“五個字”的,如《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試禪心》,“六個字”的也有,如《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姹女還歸本性》。
這里,我們不禁有個疑問,《西游記》成書于明代中晚期,比《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晚了兩百年,按說回目的名字應該起得更好才對呀!為什么起的還不如前人呢?
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恰恰是因為,《西游記》才是最早有“回目數”和“對仗”句式的章回體小說。
在四大名著的刊本中,現存最早的是稱為“嘉靖本”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之所以叫“嘉靖本”,是因為該書是刊刻于嘉靖元年(1522年),書中有作于弘治申寅年(1494年)庸愚子(蔣大器)的《序》,這篇蔣大器所寫《序》雖然不長,但卻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通俗小說專論,對歷史小說、通俗小說創作提出了很有見地的理論,促進了小說理論的發展,在小說理論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嘉靖本”卷首題《三國志通俗演義》卷之一,其下有標題“祭天地桃園結義”,之后就是正文。接下來,到第十頁,又有下一個標題“劉玄德斬寇立功”。這種沒有回目數字表示的,而只有一行標題的,我們一般稱為“則”,以區別“回”。這種單句的“則”名是從戲曲的名字發展而來的。
該書共24卷,每卷10則,共240則,每則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直到天啟年間的《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才將240則合并為120回,回目也有單句變成了雙句,還增加了一些內容。“李卓吾先生”就是明末著名思想家李贄,但實為無錫人葉晝偽托李贄之名。
世德堂本誕生于萬歷二十年的金陵,而比世德堂本誕生還晚,也是在金陵,約1609—1619年刊行的《新鋟全像大字通俗演義三國志傳》,全書仍只有“則目”,而沒有“回目”,目前這個版本只有兩本,分別藏于大英博物館和牛津大學圖書館。
我們今天看的一百二十回的回目,實際上是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以李卓吾評本為基礎,重批《三國演義》時加上去的,他們父子對回目和正文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增刪,其中最經典的修改就是,在開篇加上了那篇楊慎的《臨江仙》。
另外和世德堂本同樣刊行于萬歷二十年的福建建陽余象斗雙峰堂的《新刻按鑒全像批評三國志傳》,也是不分回目的,也是240則,但全書分為20卷,每卷12則,該書全世界今天僅存一本,也是藏于大英博物館。
和《西游記》類似的《封神演義》,則是只有單句的回目名。
另外,像《西游釋厄傳》(朱鼎臣本)、《西游記傳》(楊至和本)、余象斗的《南游記》、《北游記》、吳元泰的《東游記》,也都是古式的則目形式。
可見,從《三國演義》到《封神演義》到《紅樓夢》,從明到清,從回目的變化來看,世德堂本《西游記》可能是最早采用有回目數,有對句式回目的小說了,后來又被其他小說所學習、效仿,以至于中國古典小說,幾乎全是章回體小說。
本文標題:四大名著都是哪個朝代著作的?四大名著回目分析解讀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