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富五車是什么意思 學富五車不是知識淵博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學富五車,這個成語我們現在都會用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讀書讀的很多,知道的事情也很多,與人交談能夠讓人獲益良多,這個時候就會說他是“學富五車”。而且在很多人看來,學富五車原本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但實際上,如果去查看學富五車的出處,知道這個詞語誕生的背景,就會知道,其實它原本指的并不是人知識淵博,那它到底是用來形容什么的呢?

學富五車是什么意思 學富五車不是知識淵博

在今天看來,“學富五車”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知識淵博,才高八斗的。按照各種工具書來看,這么理解并沒有不妥之處,然而實際上,這個詞還真值得深究,它的原作者可絕對沒有褒義。它出自《莊子?天下篇》中的一句: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表面上來看,這是莊子談論惠施會很多本領,他的書籍多得可以用五輛車來裝載。當時的車是什么車?是先秦的馬車,五車能裝多少書呢?墨家經典著作《墨子》之中有一章叫做《魯問》,里面有一句話為我們揭示了答案:

子墨子謂公輸子曰:“子之為鵲也,不如匠之為車轄,須臾劉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為功,利于人謂之巧,不利于人謂之拙。”

學富五車是什么意思 學富五車不是知識淵博

也就是說,墨子所造的馬車大概能裝載五十石的貨物。他是著名的工匠,水平遠遠高于普通制造者,如果是普通的車馬還是看《鄂君啟節》比較靠譜,里面告訴讀者:屯二十擔以當一車。

秦朝時的計量單位換算到現在,按林甘泉先生主編的《中國經濟通史_秦漢經濟史(上)》來算,五車應該能裝載5000公斤左右,即五噸。

這是一個相當巨大的數字,令人咋舌。然而別忘了,當時的書籍是竹簡,并非紙質的,所以五車書并沒有多少。

因為在《史記》中記載,即使年過五旬的秦始皇,依然精力充沛,“以衡石量書”,就是說他每天要看秦制120斤的奏章,相當于現在60斤,三十公斤的奏章。

學富五車是什么意思 學富五車不是知識淵博

這么算起來,五車書裝5000公斤,實際上一百多天也能看完。現在我們在網上追部小說看,也不止這個時間。所以,如果是家中有五車書,還真算不得什么知識淵博。然而,要看到下一句話,可能就有不同的理解了:

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

原來,莊子的意思不是說惠施有五車書,而是說他的著作豐富,寫了五車的書,那這才真的是一個驚人的數目,看起來惠施真擔得起“著作豐富、學識淵博”之名。不過,看到后面那句話,才能真正理解莊子的意思。

莊子在這里并非贊美惠施,而是在諷刺他雖然懂得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著書很多,然而他說闡述的道理卻很雜亂,言辭也說不到點子上。在這里,惠施也不見得真的寫了那么多書,只不過莊子是為了批評他“寫得多,錯得更多”而已。

學富五車是什么意思 學富五車不是知識淵博

然而后來的人,只看到莊子的前半句話,就將后半句置之不理。再加上后來紙張普及后,很多人感覺讀了五車書一定學識淵博,這才將“學富五車”的貶義去掉,完全成了一個褒義的成語了。其實,現在社會中,出了不少書,卻沒有多少正確見解的作者也不少,對于這些人,完全可以“贊美”其學富五車。歡迎讀者留言貶低小玨學富五車。

順便說一句,其實惠施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他是名家學派的開山鼻祖,也是在戰國政治舞臺上最活躍的人物之一,是合縱抗秦的倡導者。他與莊子的關系非常好,兩人很友善,交往也很密切,而且還留下了著名的“濠梁之辯”。莊子攻擊惠施,無非也是從個人的信仰主張出發,并非是兩位大師之間有什么過節。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8260
本文標題:學富五車是什么意思 學富五車不是知識淵博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