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心滿意什么意思?稱心滿意典故出處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劉琮將荊州拱手讓給曹操,但荊州對于東吳還有蜀漢來說都非常重要,一旦被曹操占領三國之勢將不可能形成。當時孫權還在猶豫要不要抗曹,但在周瑜還有魯肅的極力堅持下,孫權最終下定了決心,不能讓曹操占領荊州。當然周瑜決心抗曹還跟諸葛亮有一定關系,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稱心滿意”就跟此次事件有關,一起來看看當時究竟發生什么了吧。

稱心滿意什么意思?稱心滿意典故出處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發生在赤壁之戰期間,主人公是諸葛亮和周瑜。原文如下:

孔明曰:“愚有一計:并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亦不須親自渡江;只須遣一介之使,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操一得此兩人,百萬之眾,皆卸甲卷旗而退矣。”瑜曰:“用何二人,可退操兵?”孔明曰:“江東去此兩人,如大木飄一葉,太倉減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瑜又問:“果用何二人?”

稱心滿意什么意思?稱心滿意典故出處介紹

孔明曰:“亮居隆中時,即聞操于漳河新造一臺,名曰銅雀,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操曾發誓曰:吾一愿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愿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將軍何不去尋喬公,以千金買此二女,差人送與曹操,操得二女,稱心滿意,必班師矣。此范蠡獻西施之計,何不速為之?”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此時正值曹操占領荊州、寫信威脅孫權之際。當時,周瑜奉命返回采桑,魯肅帶著諸葛亮前來拜訪。期間,周瑜故意提出投降曹操,魯肅大驚失色,諸葛亮則在一旁冷笑。隨后,諸葛亮又說只要江東獻出兩人便可平息戰火,并說此二人就是喬公之女大喬和小喬。后面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大喬是孫策之妻,小喬是周瑜之妻。最終周瑜被激怒,下定抗曹之心,赤壁之戰也由此爆發。

稱心滿意什么意思?稱心滿意典故出處介紹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諸葛亮口中的“稱心滿意”,形容心滿意足,事情的發展完全符合心意。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意思與“稱心如意”類似。

赤壁之戰,是奠定漢末三足鼎立局面的一次重要戰役。當時,曹操占據荊州,寫信威脅孫權。孫權召周瑜商議對策。周瑜對此態度堅決,堅決對抗曹操,這一點在《三國志·周瑜傳》中有著明確的記載。期間并無諸葛亮用大喬、小喬之事激怒周瑜的記載。

稱心滿意什么意思?稱心滿意典故出處介紹

那么,曹操想要得到大喬、小喬又是否為歷史的真實呢?其實這也是《三國演義》作者虛構出來的情節。按照小說的說法,曹操的這個想法出自其子曹植創作的《銅雀臺賦》,其中有“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之語,諸葛亮當著周瑜的面背誦此賦,激怒了周瑜。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曹植的《銅雀臺賦》中并無這一句。作者為何要杜撰出這一情節呢?作用很明確,情節發展需要。通過這一個例子,我們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巧妙構思。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8275
本文標題:稱心滿意什么意思?稱心滿意典故出處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