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吃餃子有什么意義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冬至即將來臨,這個節氣也是公歷的一年當中的最后一個節氣,而在古人的眼中,這是一個重要程度堪比過年的時節,如果是在外漂泊的游子,這一天也要回到家里和家人團聚。而冬至,向來也有吃餃子的習俗,這樣看來,似乎很多節氣都得要吃餃子。那么,在冬至的時候吃餃子有什么意義,除了這個,冬至還有別的什么習俗嗎?

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吃餃子有什么意義

1.冬至的來歷

冬至一般在每年12月的21到23日,今年的冬至在12月22日,古代到了這一天那是要放假的,比如漢朝放假五天,唐朝放假七天。可以看出,冬至在古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因為在古人看來,冬至這天過后,天地之間的陰氣和陽氣有了改變,陽氣漸強,下一個循環由此開始,所以是一個特別吉利的日子。

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吃餃子有什么意義

據說,冬至這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當中最早被制定出來的,所以被認為是二十四節氣之首,而且根據現代科學也是解釋的通的,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短的一天,這一點相信在以前的地理課上大家都是學到過的。早在春秋時期,冬至就已經被先人們制定出來,而且冬至的重要程度,通過另外一個名字就能夠體現出來,“小年”。

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吃餃子有什么意義

2.冬至為什么要吃餃子

那冬至為何又要吃餃子呢?這個習俗據說與名醫張仲景有關。相傳張仲景辭去醫官的職務回到家鄉的時候,正是天降大雪,他看到很多人耳朵都被凍爛了,于是搭起醫棚,將羊肉和一些驅寒的藥材煮熟用面皮包起來,再次煮熟之后施舍給人們,而吃過這種食物的人耳朵都治好了,于是,冬至時期吃餃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吃餃子有什么意義

所以說,在民間傳說中,吃餃子并非是想當然爾,而是為了紀念這位救死扶傷懸壺濟世的名醫張仲景。初時這種習俗也只時流傳于河南,因為張仲景正是河南人,但是一個習俗一般來說都不會只存在于某一地,隨著人口的流動,時間一長必然會流傳到其他地區,所以,冬至吃餃子,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節氣習俗了。

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吃餃子有什么意義

3.冬至還有什么習俗

但是,冬至當然不會只是吃餃子的時候,還有諸如餛飩(輕音屯)、狗肉、湯圓等美食,也都是各地風俗不同。而在美食之外,當然還有更重要的,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沒有太大感受的祭祀。畢竟這可是一個地位堪比過年的節日,所以像是祭祀這樣的活動,在古代是畢不可少的,天子祭祀以求來年國泰民安,南宋時期更是一年過兩個年,其中一個就是冬至。

說了這么多,歸根到底還是民間那句話總結的最好“冬至大如年”,盡管現在已經很難再見到古人慶賀冬至來臨的壯觀景象,但相信在民間的不少地方,仍舊流傳著很多原味的冬至習俗,經久不衰。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8282
本文標題: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吃餃子有什么意義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