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古風還有國風,這三者之間到底有什么區別呢?其實這三個詞乍一看感覺意思都差不多,但要是仔細分析還是能得到不同答案的。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想把古文化和現代文化做一個結合,流行樂當中的中國風我們肯定最熟悉,還有一些漢服愛好者就能從他們身上看到古風,雖然旁人可能以為只是在cosplay...當然中國古文化博大精深,而且有很多繁雜的細節,我們如何能化繁為簡,取經精魄,才是會被更多人接受理解的關鍵。
娛樂圈綜藝圈卻開始走返祖路線
一檔名為《國風美少年》的綜藝節目
浩浩湯湯地走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檔節目畫風有些清新獨到
選手們都是身著古裝提傘攜劍表演才藝
節目組美其名曰「國風」
然而許多圍觀網友卻表示
從節目里沒看出「國風」到底是什么
更有網友把「國風」與「古風」「中國風」混淆
娛樂圈刮起的這「三道風」吧
先來說說「國風」
《國風美少年》為新「國風」
給出了更有時代特色的定義
稱其不僅是中華民族歷史縱深
和幅員遼闊的榮光和風骨
更應是中國始終推崇的流行和時尚
拗口晦澀
不明白節目組用辭藻堆砌出了什么意思
然而當我們去掉修飾語只看主謂賓
就能發現原來節目組說的
「國風」不過是一種時尚罷了
如節目里一些所謂「國風」的作品
剝去古語古服古飾就完全沒有了
「國風」應有的韻味
仿佛這「國風」跟淘寶爆款似的
誰都能賣,還9塊9包郵
只不過發貨時寫地址的字體用的是小篆
背地里卻是段子手的素材/
最一臉蒙逼的是初高中生
學生們學了那么多年的信仰一夜之間崩塌
《國風》難道不是與《離騷》
并舉我國詩歌兩大風格濫觴的扛鼎作品嗎?
不是一直以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鮮明突出、真摯感人的藝術魅力
活躍在初高中課本上的文學作品嗎?
什么時候改頭換面的啊?
《國風》明明是《詩經》中的一部分
為周初至春秋時期的民間詩歌總集
華夏民族文藝寶庫中璀璨的明珠
全文背誦界最受歡迎的文種
結果如今有了翻天地覆的改變
這以后試卷上到底該如何寫答案?
再說說與「國風」相愛相殺的「古風」
「國風」引領的熱議自然也讓
畫風類似的「古風」走入大眾視野
然而「古風圈」卻是一個極為擰巴的圈子
屬于「作品與流言齊飛
排外與潛規則一色」那種
古風cosplay、古風音樂和古風文這幾種
雖然品類繁多
但都追求返祖型華麗
這方面古風cosplay最為典型
一套古風cos服,動輒就是千元萬元上下
極盡華麗
里三層外三層穿金戴銀地扮演各種大小姐
可沒見過哪位coser穿「嘎子衫」配大褲衩
扮演古代受剝削階級的勞苦群眾
/嘎子衫其實也是古代傳統服飾啊/
由于沒點資金根本無法混跡古風圈
一些貧窮卻向往返祖型華麗的女孩子
就產生了三觀扭曲的現象
同時交往多個男友騙財就算了
有的甚至會為了一套cos服裝而陪睡
(當然,少數現象并不能代表全部)
那么古風文與古風音樂應該會省錢一些吧?
實際上這兩個圈子也有著常人想象不到的華麗
古風文與古風音樂素來以辭藻為追求
視語法為制約其瀟灑的最大敵人
前不久關于「大學副教授怒批《盜將行》」
的熱搜就是這種矛盾的具體表現
一位大學老師在微博上點名批評《盜將行》
認為這首歌曲就是辭藻的堆砌,屬于強行古風
原唱花粥第一時間在微博上進行了回應:
「如今的古風」
如今的古風早已不是當初的古風
正統古風音樂是新世紀出現的一種音樂風格
歌詞古雅典致、措辭整齊,宛如詩詞歌賦
曲調唯美、注重旋律,多用民族樂器
/古風向作品《傾盡天下》——by 墨明棋妙/
而今的古風卻是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你笑我堆砌辭藻
可我要的就是辭藻華麗啊!
有這么一種說法
現在的古風就是中國風與游戲風的混搭
中國風是一切的基礎
那么中國風又是什么呢?
百科里是這么定義的
中國風在音樂方面的代表人物當屬周杰倫
周董的《東風破》是中國風歌曲里
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首中國小調歌曲
周董用仿古小調曲風,輔以二胡與琵琶
渾然天成一股令人發思的古之幽情
如果要用顏色來表述的話
那么中國風一定是紅色
這個代表了奇跡的顏色
象征著付出精神和不卑不亢
以耀眼的色系彰顯強大的自豪感
如果有奇跡,那一定是中國紅
而在「中國風」背后
寄托的是東方文明復興的偉大計劃
20世紀90年代初的東西方
物質文明方面的差距急劇縮小
于此同時,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也不再是東方單向從西方吸收
我們開始有底氣向世界拿出
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東西了
因此「中國風」應運而生
其實如今吹的這三股風好有一比
「國風」可比作盛唐
要的是世界皆臣服于我的盛世自豪感
「古風」可比魏晉
風流瀟灑,唯我獨尊
「中國風」可比兩漢
不懼金戈鐵馬,笑談世間不公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完這些
依然傻傻分不清楚這三風
不如來講講你心里的國風、古風
和中國風都是什么樣的?
本文標題:古風、中國風和國風究竟有什么區別?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