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氣填胸什么意思?怒氣填胸典故出處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董卓死后,朝廷又陷入到了一片混亂當中,李榷和郭汜趁勢帶兵攻入長安,連呂布也沒辦法抵擋他們的攻勢。王允雖然用連環計讓呂布殺了董卓,但也沒得到自己最想看到的結局,反而自己還被叛軍所殺害。當時漢室早已失去了對朝廷的控制,可惜王允也不是真心想要重修漢天子的權威,除掉董卓后,王允也漏出自傲的一面,在朝中開始變得目中無人。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怒氣填胸”,一起來看看背后的典故是怎樣的吧。

怒氣填胸什么意思?怒氣填胸典故出處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九回,發生在李傕、郭汜進犯長安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呂布、李傕和郭汜。原文如下:

卻說呂布勒兵到山下,李傕引軍搦戰。布忿怒沖殺過去,傕退走上山。山上矢石如雨,布軍不能進。忽報郭汜在陣后殺來,布急回戰。只聞鼓聲大震,汜軍已退。布方欲收軍,鑼聲響處,傕軍又來。未及對敵,背后郭汜又領軍殺到。及至呂布來時,卻又擂鼓收軍去了。激得呂布怒氣填胸。

怒氣填胸什么意思?怒氣填胸典故出處介紹

一連如此幾日,欲戰不得,欲止不得。正在惱怒,忽然飛馬報來,說張濟、樊稠兩路軍馬,竟犯長安,京城危急。布急領軍回,背后李傕、郭汜殺來。布無心戀戰,只顧奔走,折了好些人馬。比及到長安城下。賊兵云屯雨集,圍定城池,布軍與戰不利。軍士畏呂布暴厲,多有降賊者,布心甚憂。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董卓被殺后,其殘余勢力首領李傕、郭汜在謀士賈詡的鼓動下向長安發動進攻。李肅出兵應戰,遭遇失利,被呂布斬首示眾。之后呂布親自率部應戰,又被李傕、郭汜阻擊。叛軍張濟、樊稠部趁機殺向長安,最終殺死王允,控制了漢末朝廷。

怒氣填胸什么意思?怒氣填胸典故出處介紹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怒氣填胸”,意為胸中充滿了憤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這也是《三國演義》作者首創的一句成語。

李傕、郭汜等人在賈詡的鼓動下進犯長安,這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在《三國志》及《后漢書》等史料中均有記載。呂布出兵迎戰,這也是事實,不過其過程卻與小說有著不小的區別。仔細查閱相關史料發現,就在這次戰斗中,出現了漢末三國時期極為罕見的單挑場面。對陣的雙方一個是大名鼎鼎的呂布,另一位則是盜馬賊出身的郭汜。

怒氣填胸什么意思?怒氣填胸典故出處介紹

據《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記載:“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為什么說郭汜是盜馬賊呢?這個記載出現在《三國志?董卓傳》注引《獻帝起居注》中:“郭多,盜馬虜耳。”文中的郭多又是誰呢?《三國志?董卓傳》注引《英雄記》稱:“(郭)汜,張掖人,一名多。”由此可見,盜馬賊郭多就是與呂布單挑的郭汜。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8337
本文標題:怒氣填胸什么意思?怒氣填胸典故出處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