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婚俗文化是怎樣的?有著什么特點?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在我們人類的男女之間,都需要情投意合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認識彼此熟悉彼此,自然而然的就會走到了婚姻的殿堂里,而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候,伴隨著婚禮也衍生出不同的習俗傳統。擁有悠久歷史苗族文化在婚俗上也有著屬于自己民族的婚俗文化,那么現在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吧。

苗族婚俗文化是怎樣的?有著什么特點?

苗族青年男女戀愛,最重情義,彼此有了較深的了解后,才可贈物為憑。并有定婚、過禮、結婚、回門等程序。請媒說親,叫“討口風”,到女家央求次數越多越好,叫做“親要多多求為貴”,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再選擇吉日向女家送禮,叫“送親酒”。聚親時,隊伍到女家要行“開門禮”,賽放鞭炮。吃罷飯后,再寅、卯時刻發親。

苗族結婚形式除通常所流行的男家迎娶、女家陪送之外,在昭通的“花苗”、馬關的“紅苗”、麻栗坡的“白苗”、金平的“黑苗”以及楚雄部分地區的苗族中,不同程度地保有搶婚習俗。搶婚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男女雙方自愿基礎上的搶婚;另一種是當男方看中某一姑娘時,不管是否愿意,便強行搶劫。

苗族婚俗文化是怎樣的?有著什么特點?

前一種搶婚是在男女雙方戀愛成熟情況下的一種象征性的儀式,后一種搶婚,通常由男方邀約幾個同輩,到女方村旁等候姑娘出村,便強行搶到男家。住娘家期間,男女雙方仍可參加“游方”的社交活動。待生第一個孩子之后,即回夫家長住。

苗家青年談戀愛常以花為媒,叫“花定情”。“花定情”一般在苗族舉行盛大歌節時進行。這天,一群群男男女女來到歌場,跳起竹桿舞,吹響金蘆笙,唱起心中的歌。歌場上,若是歌郎看上了哪個姑娘,便設法把一朵花放在姑娘容易見到的巖坡上,自己躲起來。

苗族婚俗文化是怎樣的?有著什么特點?

若姑娘看中歌郎,就唱起《追花歌》,歌郎這時候便從樹叢里走出來,或停下來用歌回答。姑娘聽到歌聲,便將手中的花給歌郎戴上。花定下了兩人的姻緣。若是在月下,他們便會盤歌抒情,直到月落西山方才依依告別。

“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一種獨特方式。每逢節假日,特別是三月初三,在檳榔樹下,芒果林中,小河溪邊,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動聽的歌曲,抒發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尋求自己的意中人。隨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魚叉到河溪里抓魚,姑娘們在溪邊烤筒飯和煮魚,直到太陽落山才散去。

苗族婚俗文化是怎樣的?有著什么特點?

提親,中部方言叫“乃聶”,西部方言叫“馬良”,即男方父母看中某家之女,或青年男女在“游方”、“跳花坡”、“集會”、“酒宴”、“趕集”、“走親串戚”等活動中認識交往,雙方有意,即由男方父母請“媒人”到女方家洽談親事。訂親即訂婚,舉辦這種酒宴,就是公開宣布某某家與某某家已正式開親,已正式確定為不許侵犯的婚姻關系。

催婚即“訂親”以后,待男女長大將達結婚年齡,男方家便開始告知女方家要準備為孩子舉行婚禮所進行的系列活動。交禮即男女雙方同意并決定舉行“婚禮”后,即擇吉日舉辦小規模酒宴,在酒宴中由男方家向女方家交付姑娘結婚所用的金銀首飾、衣物布料、禮金及其父母養育兒女的辛苦費等等。

苗族婚俗文化是怎樣的?有著什么特點?

婚禮是婚姻中最耀眼最燦爛的火花,苗族對待婚禮極其慎重。就形式而言,即熱烈隆重又格外莊嚴,無論那一個方言,婚禮都有其自古以來務必遵循的禮儀,不可隨隨便便。苗族婚俗禮儀,從另一個側面彰顯了苗族輝煌燦爛的豐富文化,其充滿歡樂氣氛的一系列婚姻儀式,細微嚴謹、詼諧幽默的禮規禮辭,為苗族婚姻增添了一幅幅亮麗色彩,給人予撲朔迷離、琢磨不透的神秘感。

從苗族婚俗禮儀中,我們也可看出苗族人民優秀的傳統倫理道德觀。其講孝道、尊老愛幼、講理守信、勤儉、互敬互愛、追求和諧美好生活,褒揚“真、善、美”,鞭笞“假、丑、惡”的思想道德意識與新時代社會主義道德觀極相吻合,這不得不使人們對苗族幾千年的深刻文化內涵投以羨慕的目光;不得不令人們進一步去探索苗族古老文化之源。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8384
本文標題:苗族婚俗文化是怎樣的?有著什么特點?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