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過年了,而在“過大年”之前,還有一個“小年”,通常來講,很多地區的小年都是在臘月二十三,但是也并非是所有的地區都一樣。不過過了小年這一天,距離除夕就更近了,年味也是越來越足,大家都在忙著置辦年貨,準備各種傳統的春節美食,更多的可能還是父母們在家中準備好迎接子女的歸來。那小年這一天各地都有怎樣的習俗,為什么這個節日不是一個統一的日期呢?
1.小年的日期
所謂的“小年”并不是一個固定的日子,各個地區根據本地習俗,小年的日期也是不固定的,例如在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三,2019年的小年也就是1月28日,而在南方地區則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二十四與除夕前一夜都叫做小年。還有地方是在年后,例如南京地區元宵節是小年,云南一些地方正月十六才是小年。所以,各個地區的小年時間都是不一定的,并沒有固定時間。
那小年又是怎么來的?民間一直都有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這兩天,灶王爺會上天匯報情況的傳說。灶王爺雖然是神話中等級最低的神仙,但是在人間卻是家家供奉,既然灶王爺要去匯報工作,那肯定要格外敬重,給他送上一些好吃的,讓他能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人們認為,這樣的行為,可以祈求自家來年平平安安,財源廣進,這種習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2.小年要準備什么
既然小年最初是恭送灶王爺上天美言,那肯定“祭灶”是不能少的。要在灶神畫像前擺上各種又甜又黏的東西,為的是讓灶王多吃點甜的,也就不好胡亂說話打小報告了。這一天,有各種供奉給灶王爺的糖,有些地區還專門設立了“糖瓜會”,為的就是方便人們購買,除了給灶王的,自家當然也要吃。不過祭灶這件事,一般都限于男子去做,畢竟有“女不祭灶”的習俗。
其實小年做的一切準備,都是在為幾天之后的大年做鋪墊,比如大掃除,要將房間里徹底打掃一遍,把舊年積下的灰塵清理干凈,意味除舊迎新。除了房子的打掃,人們也需要對自己“打掃”一下,除了洗浴之外還要理發,有些地區在臘月二十七還有用女子們開水洗腳的習俗,而且認為,但凡有一個女子不好好洗腳的話,將來是會有災禍的。
3.各地習俗
除此之外,剪窗花、貼年畫、貼春聯,都是最常見的了。而在這段時間,結婚的情況非常多,那是因為灶王上了天,就沒有太多規矩講究了,很多日歷上面會寫著某一天的宜忌,但是這段時間可以說是百無禁忌,體現的最明顯的就是婚嫁了,沒了“不宜嫁娶”的禁忌,結婚的是一個接一個,不管什么時候都有擺喜宴的,熱鬧非凡,想來可能很多人這段時間都會在各個婚宴上跑不停吧。
北方在小年還有一個習俗,這個習俗幾乎是每個節日的必備,那就是吃餃子。似乎任何節日都能夠看到餃子的身影,看來北方人對餃子的確是真愛,餃子也的確能夠承載非常多的內涵了。
本文標題:2019小年是哪一天 為什么各地小年日期不一樣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