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說到端午節其實大家都知道的,中國的傳統節日,但是總是被那個韓國人拿著去申遺真的是有毛病啊,但是這些也并不是問題,話說就在2006年國務院就把批準,端午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時是個什么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端午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簡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由文化部確定并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規范化,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并制定“國家+ 省 + 市 +縣”共4級保護體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關部門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于2006年批準命名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8697
本文標題:端午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