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的除妖節,也是他們的新年。馬來西亞的商場,印度人的街道早早的都已經有節日的裝飾了。很多印度裔人喜氣洋洋的在采購他們過年的商品迎接他們的節日。屠妖節是印度教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
耆那教、錫克教和尼泊爾的佛教信徒都慶祝這個節日,又稱為萬燈節、印度燈節,10月末到11月初舉行這個節日,這一天是印度歷的7月的第一天。這一天是新月降臨的第一日,即印度人的新年。傳說古時候,印度有個兇殘的魔王Narakasura。在他的統治下,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痛苦,民不聊生。后來,天神Lord Khrishna把邪惡的魔王殺掉了,為民除害。
人們非常高興,便點著燈熱烈慶祝。從此,人們就將這個日子作為屠妖節,歌頌“邪不能勝正”的精神。在屠妖節當天,印度同胞們起得特別早,在天亮前進行膏油浴儀式,以示洗凈身心。之后,他們會在家里點油燈,進行禱告。信徒相信,在家中置放一盞傳統的印度油燈,再供奉食物、新衣、鮮花等,可以為家人帶來好運。按照傳統習俗,新衣上會涂抹一點黃姜粉(tumeric)。
印度人也在地上繪圖,這種圖案叫做“古拉姆”(kolam)。慶祝屠妖節,新衣不可少。男士穿Jippa,婦女則會穿上顏色鮮艷的絲綢“紗麗”(Sari)或旁遮普(Punjabi)式的衣服。小女生,一般是穿Pavadai。和華人一樣,印度人也避忌在屠妖節當天穿黑色的衣服,因為這是不吉利的顏色。
古代在鄉村里,人們常受昆蟲干擾,于是用面粉或谷類撒在屋外門前,繪成圖形,昆蟲有食物吃,就不會進屋。印度同胞慶祝屠妖節,也有祭祀祖先儀式,祭祀方式與華人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通常屠妖節祭祖會選擇在節日前3天或5天,之前數日先祭祖,節日當天就可以互訪祝賀,免去了當天因為祭祖而趕得辛苦。
印度教徒喪禮都采用火化,火化后的骨灰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將之送入水中水葬,一是將之土葬做個墳墓。倘若是土葬的,屠妖節祭祖時,除了在家祭祀外,也得上其墳墓祭拜一番。水葬的僅在家祭祀即可。祭祖的儀式:首先把先人的相片一一排列在一起,包括早故的幼輩也一起祭祀,如果沒有相片就念出他們的名字,請他們到來享用祭品。
接受祭祀的對象,通常是丈夫的父母、祖父母、妻子的父母、祖父母等人,通通一起請來接受祭祀享用祭品。接把祭品擺放在相前,祭品包括各種食物、餅乾、水果、咖啡、茶、酒、香煙等等。在烹調祭品食物時不能試味道。通常在烹調食物時,人們都會試試味道的咸酸甜辣,但凡是祭祀的食物均不能在烹調時試吃其味道,可見印裔文化與華人有些是相通的。
除了上述祭品,尚有敬獻衣服。這些衣服都是真的,不像華人的紙衣。衣服分兩類,一是活人自買的衣服,那是展示給已故親人觀看,表示后輩都有在大節日里購買新衣,他們均有本事自力更生了,讓已故長輩看了欣慰心安。另一類則是買了給已故長輩穿的,放置在另一端,在祭祀后,這些真衣服就由后輩拿去穿用。最特別的祭品則非“金錢”莫屬了。
原來印裔同胞在祭拜祖先時,都要獻上紙鈔及錢幣等真“金錢”,他們說是奉獻給祖先用的。然而奉獻的金錢不會多,只是幾塊錢而已。這與華人的死后風俗觀念很接近,只不過華人采用陽間不能使用的紙錢。祭品擺置好了后就舉行祭拜儀式了。每位后輩輪流祭拜,先敬以香(類似甘文煙的香),再敬以一種印度樟腦燈芯片,拜時轉動3圈(祭祀神明是順時針拜3下,祭祀祖先是逆時針拜3下),然后以一種香灰粉涂抹在額頭上。
接下跪祭拜祖先。印裔屠妖節的祭祖,基本上與華人的大同小異,諸如必須有許多食物祭品、衣服、金錢等敬獻先人;不同之處是印裔不分父母雙方的已故長輩一起祭祀,而華人只祭祀父親的長輩而已。
接下跪祭拜祖先。印裔屠妖節的祭祖,基本上與華人的大同小異,諸如必須有許多食物祭品、衣服、金錢等敬獻先人;不同之處是印裔不分父母雙方的已故長輩一起祭祀,而華人只祭祀父親的長輩而已。衣服及金錢都是紙做的,焚化后供先人用,印裔的衣服及金錢皆為真實的物品。
另外,華人是把祖先供奉在家,每天早晚上香,如同古代的朝夕給父母請安。而印裔沒有設立神位供奉在家,只在大節日及忌日才祭祀之,這是華印之間最大的迥異。之前有人在報章談論華印之間祭祖的問題,有人說印度文化也有祭祖,印度文化的祭祖當然還是與華人有些差別,將之相提并論就說不過去了。
接下跪祭拜祖先。印裔屠妖節的祭祖,基本上與華人的大同小異,諸如必須有許多食物祭品、衣服、金錢等敬獻先人;不同之處是印裔不分父母雙方的已故長輩一起祭祀,而華人只祭祀父親的長輩而已。衣服及金錢都是紙做的,焚化后供先人用,印裔的衣服及金錢皆為真實的物品。
另外,華人是把祖先供奉在家,每天早晚上香,如同古代的朝夕給父母請安。而印裔沒有設立神位供奉在家,只在大節日及忌日才祭祀之,這是華印之間最大的迥異。之前有人在報章談論華印之間祭祖的問題,有人說印度文化也有祭祖,印度文化的祭祖當然還是與華人有些差別,將之相提并論就說不過去了。
接下跪祭拜祖先。印裔屠妖節的祭祖,基本上與華人的大同小異,諸如必須有許多食物祭品、衣服、金錢等敬獻先人;不同之處是印裔不分父母雙方的已故長輩一起祭祀,而華人只祭祀父親的長輩而已。衣服及金錢都是紙做的,焚化后供先人用,印裔的衣服及金錢皆為真實的物品。
另外,華人是把祖先供奉在家,每天早晚上香,如同古代的朝夕給父母請安。而印裔沒有設立神位供奉在家,只在大節日及忌日才祭祀之,這是華印之間最大的迥異。之前有人在報章談論華印之間祭祖的問題,有人說印度文化也有祭祖,印度文化的祭祖當然還是與華人有些差別,將之相提并論就說不過去了。
接下跪祭拜祖先。印裔屠妖節的祭祖,基本上與華人的大同小異,諸如必須有許多食物祭品、衣服、金錢等敬獻先人;不同之處是印裔不分父母雙方的已故長輩一起祭祀,而華人只祭祀父親的長輩而已。衣服及金錢都是紙做的,焚化后供先人用,印裔的衣服及金錢皆為真實的物品。
另外,華人是把祖先供奉在家,每天早晚上香,如同古代的朝夕給父母請安。而印裔沒有設立神位供奉在家,只在大節日及忌日才祭祀之,這是華印之間最大的迥異。之前有人在報章談論華印之間祭祖的問題,有人說印度文化也有祭祖,印度文化的祭祖當然還是與華人有些差別,將之相提并論就說不過去了。
本文標題:探秘印度人的新年:除妖節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