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唇盤族 割唇防止女人被搶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在非洲,有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族群,他們住在埃塞南部,靠近蘇丹邊境一個山谷,他們是“唇盤族”,我們驅車前往此地,探訪了這個“世外桃源”。

割唇防止女人被搶

“唇盤族”是非洲現存最古老原始部落之一,總共約有8000余人,集體聚居在埃塞俄比亞南部一個叫做奧莫河谷的廣闊山谷里。山谷里是廣袤深邃的原始叢林,走進馬果國家森林公園深處,一路在野豬、羚羊、珍珠雞的注視下,來到一個小村莊。

非洲唇盤族 割唇防止女人被搶

唇盤族女性

只聽幾聲鼓聲,全村的人都跑出來迎接我們。大概是見慣了白人的臉孔,見到中國人,他們驚奇不已,之后與我們一一握手。

這個村莊男性很少,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其中個子最高、最強壯、文身最多的人,自然就是村長。他拿著一根長矛,指揮全村人在空地上聚集,舉行了“歡迎上帝”的儀式。

非洲唇盤族 割唇防止女人被搶

村長代表著村子的最高權威,向導告訴我們,村長可以娶8個老婆,其他村民則沒有這種“特權”。不過,聘禮也不是小數目,往往以牲畜數目計算,娶一個唇盤族女人,需幾十頭牛羊。

20世紀70年代,當英國探險家首次走進這片叢林,發現唇盤族時,這個自稱為“穆西(mursi)”的種族竟然不知道他們屬于埃塞,當時他們有自己的國王,就連語言也與埃塞官方語言不同。

非洲唇盤族 割唇防止女人被搶

唇盤族的形成也經歷了戲劇性的過程。古時,唇盤族的男人們是奧莫山谷的勇士,他們英勇善戰,但在與其他部落戰斗時,本部落女人經常被擄走。為防止其他部落再來搶掠自己的女人,他們要求女人割開嘴唇、放上盤子,“丑化”后便不會再被掠走。但天長日久,割唇盤反而成了美的標志,唇盤越大,意味著一個姑娘越美麗,她的聘禮也越高。

當地女孩長到十五六歲時,她們的下唇就要被割開,塞入較小的盤子,隨著年齡增長、割口慢慢撐大,放的盤子也越來越大。為保持美觀,許多女性不得不磕掉下牙。

非洲唇盤族 割唇防止女人被搶

婦女權益與傳統文化的沖突

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但村民們的生活狀況依然令我們始料不及。這個村莊保持著最為原始的生活方式。他們大部分衣不蔽體,不論男女,身上僅僅披著一條薄毯。女性幾乎袒胸露乳,而小孩則近乎全裸。他們并非不注重裝飾,不少女性頭頂牛角、珠串,男性身上也涂滿油彩,文上刺青。

非洲唇盤族 割唇防止女人被搶

對于當地女性佩戴的唇盤,筆者通過向導詢問了一位抱小孩的婦女:“戴唇盤疼嗎?”她帶著畏懼的眼神點了點頭。

據向導介紹,他們沒有被子,與牛羊同臥一室,身上的那條薄毯,白天是衣服,晚上則是睡覺的床單。唇盤族的生活近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飼養牛羊,靠種植的玉米磨成的玉米粉為生。食不果腹是經常的事。雖然旅游開發,讓他們逐漸接觸了外面的世界,但村民們的生活狀況并沒有大的好轉,向游客收取的費用也大多進了村長的腰包。

非洲唇盤族 割唇防止女人被搶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在這個幾乎被遺忘的角落,“桃花源人”是這樣在生活。

但現代文明也逐漸在改變這個地方,比如,新一代的年輕女性很多已經不再割唇,而是以巨大的耳盤取而代之。可以想象,在不遠的將來,割唇盤的習俗會逐漸消失。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的世界文化遺產,唇盤族的存亡也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有婦女權益保護組織對此感到高興,但也有很多人認為,作為非洲古老部落文明的體現,唇盤族的消失畢竟令人難過。

非洲唇盤族 割唇防止女人被搶

唇盤族的形成也經歷了戲劇性的過程。古時,唇盤族的男人們是奧莫山谷的勇士,他們英勇善戰,但在與其他部落戰斗時,本部落女人經常被擄走。為防止其他部落再來搶掠自己的女人,他們要求女人割開嘴唇、放上盤子,“丑化”后便不會再被掠走。但天長日久,割唇盤反而成了美的標志,唇盤越大,意味著一個姑娘越美麗,她的聘禮也越高。

當地女孩長到十五六歲時,她們的下唇就要被割開,塞入較小的盤子,隨著年齡增長、割口慢慢撐大,放的盤子也越來越大。為保持美觀,許多女性不得不磕掉下牙。

非洲唇盤族 割唇防止女人被搶

對于當地女性佩戴的唇盤,筆者通過向導詢問了一位抱小孩的婦女:“戴唇盤疼嗎?”她帶著畏懼的眼神點了點頭。

據向導介紹,他們沒有被子,與牛羊同臥一室,身上的那條薄毯,白天是衣服,晚上則是睡覺的床單。唇盤族的生活近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飼養牛羊,靠種植的玉米磨成的玉米粉為生。食不果腹是經常的事。雖然旅游開發,讓他們逐漸接觸了外面的世界,但村民們的生活狀況并沒有大的好轉,向游客收取的費用也大多進了村長的腰包。

非洲唇盤族 割唇防止女人被搶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0063
本文標題:非洲唇盤族 割唇防止女人被搶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