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論文常見的問題解析!最后一點很關鍵,中了三點抽檢有問題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生活百科  時間:2023-05-09 

關于論文的寫作,從選題到框架、從文獻綜述到問卷調查、從摘要到結論,關于格式的、發表的、抽檢的,累計也寫了差不多10萬字有余,從輔導的碩士論文當中,總結了如下的常見問題,基本上踩中三條的,抽檢中都毫無例外的被打回來,供同學們一一比對與修改調整。



1、摘要與結論幾乎重合

因為摘要與結論覆蓋的內容大同小異,所以很多同學寫完30000字后,基本就直接把摘要復制到結論部分,但是無一例外,抽檢都會提到:結論過于籠統、沒有總結出本文建設性的意見。摘要字數要求800字左右,直接了當地提出包括論文結論在內的研究目的+方法+背景,讓查閱者一看就大致明確該篇論文的整體脈絡;而結論得到2000字,這樣的比例才能夠保證30000字的研究成功能夠挑選出重點部分來總述,需要提煉出上文的重要成果,展示自己創新性的觀點,如果只是簡單的羅列,評審人員只會歸類其為B-C類論文。


2、文內引用過于隨意

學術性的論文對于文獻的引用是很看重的,因為碩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基本是基于前人的研究之上,作為其本人來說無論是得到了多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實際上都很難得以采信,因此,凡事需要有理有據才能被人信服,但是大部分學生對于參考文獻的引用很多是為了湊足篇數,挑選滿足碩士論文要求但是實際上并沒有在論文中實際應用到,這樣做也沒問題,但是至少你選擇的主題讓人一看就應當是沾邊的,戰略管理方向可以引用市場營銷的內容,但是你通篇供應鏈風險管理結果文中引用SWOT的就比較離譜了。


除此以外,在引用別人的文獻時,不要隨便去做否定,如上文所說,缺乏公信力、缺乏權威性的情況下,你貿然去否定別人的研究成果實際上有種自討苦吃的意味,評審人員會就這一點來進行深究,當然不是故意與你過意不去,而是他們也希望得到啟發性的東西,所以,最好我們可以說某某做了某些工作,但他們沒有做另外一些工作,就不要貿然進行否定。



3、邏輯混亂

這個邏輯不只是指整體行文脈絡,基本的思路就是研究背景與現狀+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但是有的同學經常犯的一個錯誤是,一個段落不僅在提問還在提建議,又在研究背景,結果什么都說了,卻什么也沒說清楚,在論文寫作中,因為字數的要求,所以需要分門別類,哪一段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什么該細說,都是有相應的要求的;除此以外,更是體現在文中描述上,一個專業的名詞,全篇下來有超過三種表述方式,在摘要里某方法用名稱 A,到了前言里面,就變了名稱 B,到了研究方法里面,又變成了名稱 C,到了結論部分,又回到了 A。而這 A、B、C 其實說的是同一件事情,評審人員基本一看在內容邏輯上就直接pass了。


4、格式混亂

格式就是就是披在你論文外面的衣服,從封面到目錄、行間距、字間距等這些最直觀的感受,讓人舒服了,后面的內容寬容度實際上就變高了,但是有的同學行間距不一致、段前縮進字符數不滿足要求、竟然還會出現字號大小、粗細不一致的情況,這就很糟糕了,除此以外,圖片的擺放版式、標題要求、大小都有做出詳細的規定,一一比對著論文格式要求來調整即可,就是費時間而已,word的基本操作不復雜,實在遇到不會引用目錄、設置奇偶頁題目、章節內不分頁這些操作時,基本上百度一下就能解決,所以主要是要耐心、細心的去做;除此以外,參考文獻引用格式不全也是出現次數比較多的問題,僅憑個人力量去查看引用是否滿足要求實際上是很難的,引用一篇論文基本上都會包含作者、期刊、年、期、頁碼,所以需要使用適當的工具,例如endnote是比較常用的。



5、缺乏創新性

創新性的缺乏實際上并不致命,致命的是,完全沒有任何自己的想法,通篇仿照別人的文章思路,企業戰略管理的論文大家都在寫,無外乎是企業資源能力分析、現狀調查,結合內外環境以及自身優勢與特點提出建設性的戰略規劃與保障措施,但是行文脈絡可以相似,但是在論文里面使用到的具體的方法肯定是得有差別的,別人用SWOT+波特五力,你也用這個或者只有這個,除了內容創新性不夠以外,基礎專業知識也掌握不牢固,直接反應的就是在日常基本學習中的不重視。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34869
本文標題:碩士論文常見的問題解析!最后一點很關鍵,中了三點抽檢有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