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的“老而不死是為賊”到底是什么意思?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說到孔子小編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當然了,關于孔子的討論也是有很多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小編看到最近有不少的人在問孔子說的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小編也是覺得非常的好奇,莫非是為了要人去死?還是其他的意思呢?具體的小編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說的“老而不死是為賊”到底是什么意思?

孔子是個溫潤和善的人,罵人不多,但有句話在歷史上流傳甚廣叫做“老而不死是為賊”,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看當年孔子說話的背景是什么,孔子一直奉行“尊老愛幼”的觀念,他認為不孝順父母的人,就一定要罵他。

孔子有位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叫原壤,原壤是道家人物,話說原壤的母親去世后,孔子去吊唁,但是當孔子到了原壤家里的時候,發現原壤叉開雙腿,很不雅觀的坐著看孔子,孔子認為他一點都不嚴肅,簡直要氣炸了,拿起手杖就打原壤的小腿,嘴里叫罵著:你這個家伙,小時候不孝順父母,長大了一無所成,這么老了還不死,簡直就是殘害世界,殘害自己。注意,賊在這里,是動詞,殘害的意思。而不是說老了不死就是小偷。孔子的這句話,其實是反應了儒家與道家的思想差異,儒家重孝道,認為父母去世,應該什么都不干,守孝三年,這才是大孝子,但道家沒那么多繁文縟節,認為一切都應該順應自然,人死了就應該重歸大自然,何必要拘泥于這些形式主義。孔子自然看不慣,于是就有了論語里的這一句: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孔子說的“老而不死是為賊”到底是什么意思?

到了現代社會,很多人都認為:這么老了還不死,白吃白喝,浪費糧食,浪費資源,跟竊賊沒什么區別。

在此,小編想說,真的不能斷章取義,孔子所謂的老而不死,指的是這個人毛病多,從小不講仁義道德,長大也無所作為,老了還沒長者防范,可不就是浪費社會資源么?而不是泛指老人閱歷多,賊精賊精的,更不要在老人面前說這個話,小心被誤會,影響感情。

孔子說的“老而不死是為賊”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可否認,如今這個社會雖然有小部分壞人變老了,成了壞老人,但一定要相信,正義永遠存在人心。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7638
本文標題:孔子說的“老而不死是為賊”到底是什么意思?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