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說一件比較嚴肅的事情,那就是給大家說說“寺”和“廟”的區別吧,這個問題涉及到很多的東西也涉及到非常多的禁忌,所以對這個感興趣的網友可一定不要錯過了,歡迎大家一起來評鑒學習一番了,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寺”和“廟”,雖然現在統稱寺廟,實際上是兩個內涵差異很大的詞語。
先說寺。寺除了漢代時曾用作國家機關的名稱,諸如大理寺、鴻臚寺等之外,自佛教傳入之后,一般就指有僧人或尼姑居住、安置佛像、修行佛法、舉行佛事的建筑,總之,只是跟佛教有關。全國范圍內,著名的寺院不勝枚舉,僅上海一地,比較有歷史的,有靜安寺、龍華寺、玉佛寺等等,南宋宋寧宗時實行五山十剎制度,五山最高,分別是余杭徑山寺、錢塘靈隱寺、凈慈寺,寧波天童寺、阿育王寺。這些都是當年著名的禪寺。寺院的格局,也一直有所變化,最初以塔為主,配有金堂和講堂,宋以后,特別是禪寺,逐漸演變為以大雄寶殿為主體建筑的中軸線格局。我這里頻頻使用了“寺院”這個詞語,確實,無論是寺還是院,都是佛教的建筑,在中國,稱為“院”的佛教寺院留下來的不太多,比較著名的有文殊院等。一般都有偶像,即佛像。換句話說,寺院原本是從印度傳來的佛教系統的建筑,與中國本土原有的信仰體系無關。
鑒真和尚在日本奈良建造的唐招提寺的金堂
上海的龍華寺
至于“廟”,最初是祭祀太祖或皇家的建筑,后來對一些歷史上實有其人、他們的事跡往往為人們所長期歌頌的人物,為了表示人們的敬仰之心,為他們建起了廟,除了太廟之類之外,一般人們所熟悉的有關帝廟、孔廟、媽祖廟、城隍廟(城隍老爺一般都是對當地有重大貢獻的實際人物)等,原本與佛教是毫無關系的,不過日久月長,廟里供奉紀念的人物,也成了半人半神了,仿佛有祥云繚繞,成了另外一個世界,這是后來的演變。不過不管如何,它與寺院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系統。它源于中國的本土信仰。
上海嘉定的孔廟
還有一些實際的杰出人物,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建立了祠堂,一般被稱為某某祠,這在各地都有。
濟南大明湖畔的鐵公祠
至于“觀”和“宮”,一般屬于道教系統,供奉的是三個天尊,著名的有青羊宮、玄妙觀等,也是中國的本土信仰,這里就不說了。
本文標題:寺和廟有區別嗎?寺和廟有什么區別?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