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端午節其實大家都知道的,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什么紀念屈原呀,還有就是燒艾草等等,反正習俗也還是很多的,這些都是我們所知道的習俗了,那么今天給大家說點不一樣的東西,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家知道吧,其實端午節是中國第一個申請成功的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哦,那么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揭秘看看吧!
第一.什么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首先我們當然是要先說說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個名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名《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個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確定,其實通俗的講就是人類社會中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生活方式啊,還有風土人情啊,還有一些傳統的文化,就好比什么傳統節日,還有一些地方習俗啊,包括的范圍也是很廣很廣的。
第二.春節為什么不是第一個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
既然這么厲害的一個名錄,那我們中國人都喜歡的春節為什么沒有第一個被列入這個名錄呢?其實這里面說起來,還是有一個故事的,那就是其實在2005年11月,韓國就把端午節給申遺了,雖然韓國的端午節并不是現在我們中國傳統意義上的端午節,但是作為中國人如果看到這個消息也還是都是非常的激動,這不行,所以當時的人有自發組織萬人大簽名保護端午節的,所以中國人就開始重視這個東西,也重視起了端午節的重要性,所以在2007年11月15日中國就把端午節確定為法定的傳統節日了,其中還包括什么清明和中秋了。
直到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才把中國的端午節正式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的一員,好吧比韓國的晚了整整4年了,當然了2009年的這次列入,中國其實有22個項目了,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端午節了。但是到今天春節還沒有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個我們就先不表了。
所以當時端午節成為中國第一個申遺也是有韓國這些事情的推動了。
本文標題:端午節竟然是中國第一個申請成功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