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風景附典故出處介紹 望風景附釋義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其實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根據一些故事自創了很多成語在里面。這些也都算是精華內容。古代人用成語還是為了能夠縮短用字,起到一個簡便的作用,四個字就能表達清楚的東西也就沒必要說贅述了。那今天就為大家講解下望風景附這個成語的典故還是釋義。望風景附這個成語就目前來看并不是一個高頻成語,但是能多學一個也不會吃虧啦。

望風景附典故出處介紹 望風景附釋義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黃權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主人公名叫黃權。原文如下:

黃權字公衡,巴西閬中人也。少為郡吏,州牧劉璋召為主簿。時別駕張松建議,宜迎先主,使伐張魯。權諫曰:“左將軍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則一國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閉境,以待河清。”璋不聽,竟遣使迎先主,出權為廣漢長。及先主襲取益州,將帥分下郡縣,郡縣望風景附,權閉城堅守,須劉璋稽服,乃詣降先主。先主假權偏將軍。

望風景附典故出處介紹 望風景附釋義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黃權,字公衡,益州巴西郡閬中縣人。少年時在巴西郡當過郡吏,后來被益州牧劉璋任命為主簿一職。當時,別駕張松建議劉璋迎接劉備進入益州,讓劉備征討張魯。黃權勸諫道:“左將軍劉備素有驍勇善戰的名聲。現在將他請來,如果以部下的態度來對待他,他一定不會滿足;如果以貴賓的禮節來對待他,則一個國家又容不下兩個君主。如果客人安如泰山,主人就會危如累卵。只可閉關自守,等待天下太平,不能將劉備請進益州。”

不過,劉璋并沒有采納黃權的建議,派人前往荊州邀請劉備入蜀,并將黃權調出成都擔任廣漢縣長。不久后,益州爭奪戰開始。劉備部下的將帥們向各郡縣發動進攻。各郡縣見大勢所趨,就像影子一樣歸順劉備。只有黃權閉門堅守,堅決不降。直到劉璋稽首投降,黃權才向劉備投降,被劉備任命為代理偏將軍之職。

望風景附典故出處介紹 望風景附釋義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這段記載中所提到的“望風景附”,意為聽見或望見對方,就像影子一樣歸順,比喻正義之師受到百姓擁護。這也是由《三國志》作者陳壽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請劉備進入益州,原本是益州別駕張松對劉璋出的主意。表面上是利用劉備的力量協助劉璋對付漢中的張魯,實際上卻是想借助劉備來推翻劉璋在益州的統治。張松的這個建議一經提出,就遭到了不少益州官吏的強烈反對,黃權便是其中之一。只可惜劉璋糊涂透頂,不聽黃權等人的勸阻,引狼入室,最終導致了益州的易主。

望風景附典故出處介紹 望風景附釋義

劉備占領益州后,對于黃權這位當年一眼識破自己真實意圖的縣長非常重視,將其任命為代理偏將軍。從此,黃權的才能而已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在漢中之戰期間,黃權為劉備出謀劃策,立下奇功。故此,《三國志?黃權傳》中說:“然卒破杜濩、樸胡,殺夏侯淵,據漢中,皆(黃)權本謀也。”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7726
本文標題:望風景附典故出處介紹 望風景附釋義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