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國之鈞典故出處介紹 秉國之鈞釋義解讀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曹操挾漢獻帝已令諸侯,也是讓漢獻帝每天都心驚膽戰,生怕哪一天自己的性命不保。實際上曹操到死都沒當皇帝也能看出曹傲心里還是有幾分敬畏的,漢獻帝當然也會給曹操很多好處,畢竟曹操整體來看能力還是沒的說,就是性情讓人捉摸不透。這次講的成語秉國之鈞就是曹操和漢獻帝之間發生的故事,趕快來看看吧。

秉國之鈞典故出處介紹 秉國之鈞釋義解讀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武帝紀》,發生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這是漢獻帝劉協下達的一道詔書,所牽涉的人物只有一位:曹操。先來看看原文:

君翼宣風化,爰發四方,遠人革面,華夏充實,是用錫君朱戶以居。君研其明哲,思帝所難,官才任賢,群善必舉,是用錫君納陛以登。君秉國之鈞,正色處中,纖毫之惡,靡不抑退,是用錫君虎賁之士三百人。君糾虔天刑,章厥有罪,犯關干紀,莫不誅殛,是用錫君鈇鉞各一。君龍驤虎視,旁眺八維,掩討逆節,折沖四海,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

秉國之鈞典故出處介紹 秉國之鈞釋義解讀

這段話的大意是這樣:君倡導純正的風俗教化,啟發四方,不但邊遠之地改變面貌,中原也更加富庶,所以賜與你居所用紅色大門的待遇;君吸收前人的智慧,思考連堯、舜等感到困惑的難題,任用賢能之士,所以賜給您納壁上殿的待遇;君執掌國家大權,不偏不倚,稍有惡習的官吏都會被立刻罷黜,所以賜給您護衛勇士三百人;君嚴格執法,對于違法亂紀之人堅決誅殺,所以賜給您鈇鉞各一件;君高瞻遠矚,眼看八方,討伐叛逆,威服四海,所以賜給您紅色的弓一張,紅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張,黑色的箭一千支。

秉國之鈞典故出處介紹 秉國之鈞釋義解讀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出自這道詔書之中,叫做“秉國之鈞”,意為執掌國家大權,其出處是《詩.小雅.節南山》:“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四方是維。”

這道詔書是漢獻帝劉協任命曹操為魏公時下達的,當時的漢末朝廷盡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晉封魏公,為以后嬗代做準備,這才是曹操的真實想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曹操逼死了名士荀彧,不惜一切代價掃除障礙。故此,朝野上下再無人敢提出反對之聲。

秉國之鈞典故出處介紹 秉國之鈞釋義解讀

作為漢獻帝劉協而言,自被曹操從洛陽接到許昌后便淪為傀儡,一舉一動都受到嚴密的監視。為了擺脫曹操的控制,劉協還是想盡了各種辦法,但最終均以失敗告終。在劉協的內心深處,對于曹操充滿了憎恨,但自己的小命掌握在曹操的手里,就不得不乖乖聽話,明知道曹操此舉是為嬗代做準備,也不得不昧著良心寫下如此肉麻的詔書,極盡吹捧之能事。可以想象,當漢獻帝看到這樣的一份詔書,心頭一定在滴血。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7748
本文標題:秉國之鈞典故出處介紹 秉國之鈞釋義解讀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