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什么意思?過小暑應該注意什么事情?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今日乃是農歷五月廿四,也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很多地方的朋友一定早就已經感受到了夏日驚人的熱情,但是根本不用著急,因為還沒有到真正最熱的時候。現在中國的夏季,早已經嚇哭了非洲兄弟,甚至還有人跑去了非洲避暑,娛樂一笑的同時,不妨一起來了解了解,到了小暑時節,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這樣才能扛過后面更炎熱的日子呢。

小暑是什么意思?過小暑應該注意什么事情?

先來為大家解釋一下,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是什么意思。背過節氣歌,了解過節氣的人都知道,夏天有小暑大暑,冬天還有小寒大寒,這個“小”與“大”,代表的不是真正的大小,也不是范圍的大小,“小暑”在這里指的就是進入炎熱時期,夏天的最后一個月的開始。

小暑小熱,這個時候的天氣會開始炎熱,只是一個開始,后面會越來越熱,直到達到頂峰期。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還并不是最熱的,這點規律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符合的。

既然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氣,古人也一定有相應的習俗,這些習俗可是先輩們數千年的生活積攢下來的,千萬不要丟棄哦。那么,具體的習俗有哪些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要吃些什么。民以食為天,吃貨遍地走的現在,吃什么至關重要。

小暑是什么意思?過小暑應該注意什么事情?

小暑時節,要記得吃藕。藕原本也就是荷花謝后埋藏在淤泥里面的食物,也可以用作藥材,清熱去火,涼血止血,補益脾胃,不管是生吃熟吃,煎炸煮炒,藕都能滿足你的愿望。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對于藕的紀錄嗎,厚厚的黑乎乎的淤泥底下,卻埋藏著又白又胖的美味食材,藕和蓮花一樣,從來不會被淤泥所改變。

吃黃鱔。“小暑黃鱔賽人參”,一句話就道出了黃鱔在夏季的地位。黃鱔一條條的,像是一條小蛇一樣,外面還滑溜溜的,一般人抓住它了,沒一會就給它溜走了。黃鱔還有一個外號“無鱗公子”,也就是說黃鱔并沒有鱗,不然身體表面也不會那么溜。夏天是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黃鱔屬于溫性,對于除風濕、補肝脾等有非常好的作用,它的含鐵量也很高,作為小暑的人參,名副其實。

喝消暑湯。前面說過,小暑過后,才到了最熱的時節,熱了當然要吃一些消暑的東西,比如很多清熱的湯類。如果不喜歡喝湯,煮成粥也是可以的,可以用到荷葉、薏米、扁豆、豬苓等食材。除此之外,多吃水果也是很有必要的,只不過注意一下用量就好,吃多了自然會造成負擔,身體不舒服不說,也沒辦法消化吸收,吃多了也沒什么用。

小暑是什么意思?過小暑應該注意什么事情?

吃的方面,還有一項讓人哭笑不得的,吃餃子。因為伏天時候,人們很容易食欲不振,吃什么都沒有胃口,咽不下去,而餃子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小暑過后一直到處暑期間,會出現三伏天,這個“伏”也很好理解,就是說這段時間最適合趴著不動。因此,餃子這件神器又登場了,吃點餃子,總比什么都不吃要強。

吃就說到這里,再來看看別的。

曬書畫、曬衣服。這個就很好理解了,這么熱的天,陽光也這么好,氣溫高,日照時間長,陽光輻射也是最強的,民間都會在“六月六”把家里把那些收藏的書畫啊,衣服的,都搬出來曬一曬,免得窩在箱子角落里面全都發霉了。

有些地方還有在這一天祭祀的習俗,祭祀的是五谷大神,其用意與祭天、祭地是相同的。祭祀我們知道,在古代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祭祀五谷大神,對于普通百姓來說,五谷那就是生存的基本,不管是什么都要靠它。因此,這項活動不僅有慶祝豐收的喜悅,還有感恩風調雨順和先祖的庇佑。

好啦,小暑就說到這里了,你又有沒有對它有更多的了解呢?如果有,那就快回去吃餃子吧,如果是藕餡的餃子,說不定和小暑更配。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7792
本文標題:小暑是什么意思?過小暑應該注意什么事情?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