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禪的才華和能力并不想演義當中那么不堪,相反劉禪是三國時期在位最久的皇帝,雖然沒能讓蜀國統一三國,但堅持的時間也算很長了。諸葛亮死后劉禪也是非常的悲痛,畢竟當時諸葛亮對于蜀國來說也是精神象征的一部分,可能很多人以為諸葛亮死后蜀國也成不了多久了,但事實并不是如此。這次為大家介紹的成語肝心若裂就出自劉禪為諸葛亮寫的祭奠詔書,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諸葛亮傳》,時間是在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主人公是后主劉禪。原文如下:
惟君體資文武,明叡篤誠,受遺讬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勛。如何不吊,事臨垂克,遘疾隕喪!朕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謚,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今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謚君為忠武侯。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您天生具有文武兼備的才干,英名智慧而又忠厚誠實,接受先帝托孤遺命,全心全意輔佐朕,志在復興漢室,平息戰亂;您統率著各路大軍,其建樹堪比伊尹、周公。為何如此不幸,在統一大業即將成功之際卻患病而亡。朕無限悲傷痛悼,痛心疾首。崇尚您的功德,獎賞您的功績,依據您生前的事跡為您追封謚號,以便使您的美名傳揚天下,名垂青史,永垂不朽。現在特委派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追贈您丞相武鄉侯的印綬,追封忠武侯的謚號。您的英魂如果有知的話,也會感到無上的光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該文中的“肝心若裂”,意為心情極為悲痛。這也是后主劉禪首創的一句成語。
本文介紹的這個成語故事,是后主劉禪在諸葛亮死后發布的一道祭奠詔書。在該文中,劉禪稱贊了諸葛亮對蜀漢帝國的忠誠、所獲得的成就及自己對諸葛亮去世后的悲傷心情。該詔書情真意切,表達出劉禪對諸葛亮病逝的無限悲傷。
劉禪與諸葛亮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后人們所熱議的話題,甚至有部分人認為諸葛亮架空了劉禪,其實這個說法并不正確。早在劉禪剛剛登基時,他就曾對諸葛亮表示過:“政由葛氏,祭則寡人”,放心地將權力交給了諸葛亮。他與諸葛亮之間的關系也確如劉備病逝前所要求的那樣“父事丞相”,期間并未出現過嫌隙。客觀地來說,劉禪雖是個庸主,但頗有自知之明,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
本文標題:肝心若裂是什么意思?肝心若裂典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