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瓶之智什么意思?挈瓶之智典故出處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挈瓶之智的意識是,比喻淺薄的計謀和知識,看到古代人也是用這個成語來偏低人的。當然挈瓶之智這個成語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而且很多人根本就沒聽說過這個成語,所以下面就幫大家介紹一下挈瓶之智的意思和背后的典故。這個故事是發生在三國時期,大家應該也算比較熟悉了,這次的主人公是田豫,一起來看看是發生了什么事情吧。

挈瓶之智什么意思?挈瓶之智典故出處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田豫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初年,主人公名叫田豫。原文如下:

田豫字國讓,漁陽雍奴人也。劉備之奔公孫瓚也,豫時年少,自讬于備,備甚奇之。備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歸,備涕泣與別,曰:“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公孫瓚使豫守東州令,瓚將王門叛瓚,為袁紹將萬余人來攻。眾懼欲降。豫登城謂門曰:“卿為公孫所厚而去,意有所不得已也;今還作賊,乃知卿亂人耳。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門慚而退。

挈瓶之智什么意思?挈瓶之智典故出處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田豫,字國讓,漁陽雍奴縣人氏。劉備投奔公孫瓚時,田豫還很年輕,他就將自己托付給了劉備,劉備非常驚奇。劉備做豫州刺史時,因為母親年邁,田豫向劉備請求還鄉。劉備流著眼淚與他說:“很遺憾不能與你一起做一番大事了。”

后來,公孫瓚認為田豫為東州縣令。公孫瓚的部將王門背叛公孫瓚投靠袁紹,率萬余人進攻東州。城中軍民非常慌張,想要開城投降。田豫登上城樓對王門說:“公孫瓚待你不薄,你卻離他而去,當時我以為你是迫不得已。但如今看到你又回來作賊寇,才知道你本來就是個作亂之人。我雖然沒有什么本領,但也不會將城池拱手相讓。你為何還不加緊攻城呢?”王門非常慚愧,撤軍離去。

挈瓶之智什么意思?挈瓶之智典故出處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田豫口中的“挈瓶之智”,意為淺薄的知識或智謀。這也是田豫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說起田豫這個人物,不熟悉三國歷史的讀者也許不太熟悉,但他在歷史上卻是智勇雙全的一代名將。他的常年鎮守北疆,先后擊敗了鮮卑、烏丸等外族的入侵,又與盤踞遼東的公孫淵進行過戰斗。除此之外,田豫也在淮南戰場上與東吳帝國有過較量,戰績也非常出色。

挈瓶之智什么意思?挈瓶之智典故出處

不過,田豫早年最崇拜的人物是劉備,也曾經跟隨劉備來到豫州一起創業,但因為母親年邁,田豫不得不離開劉備回到了幽州,劉備也因此錯過了這位智勇雙全的人才。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7884
本文標題:挈瓶之智什么意思?挈瓶之智典故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