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當如孫仲謀”是曹操說的一句話,也看得出曹操非常欣賞孫權,畢竟能被曹操賞識的人也只有少數。其實孫權給人的感覺不如孫堅還有孫策,這也是大家對孫權存在的一種誤會,雖然孫權曹操、劉備相比年紀比較輕,但做事非常老道,而且很有膽識。這次就為大家講講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意思,還有背后發生的故事。孫權到底是做了一件什么事能讓曹操打心底開始佩服他呢?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吳主傳》注引《吳歷》,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主人公為孫權和曹操。原文如下:
曹公出濡須,作油船,夜渡洲上。權以水軍圍取,得三千余人,其沒溺者亦數千人。權數挑戰,公堅守不出。權乃自來,乘輕船,從灞須口入公軍。諸將皆以為是挑戰者,欲擊之。公曰:“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權為箋與曹公,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別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語諸將曰:“孫權不欺孤。”乃徹軍還。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曹操兵出濡須,建造油船,于夜間渡江來到江中的小島上。孫權派水軍進行圍攻,俘獲曹軍將士三千多人,還有數千人被淹死在江中。孫權屢次挑戰,曹操堅守答應不肯出戰。于是,孫權親自乘坐一條輕便戰船,從濡須口出發向曹軍駛來。
曹軍眾將以為是前來挑戰的東吳水軍,紛紛準備迎戰。曹操卻說:“來的一定是孫權,他是想親自查看一下我軍的陣容。”曹操下令,全軍擺開陣勢,不許亂射弩箭。孫權駕船巡行了五、六里,一面轉圈,一面擊鼓吹簫。曹操見東吳水軍舟船器械驗真,不僅感慨道:“生孩子就要生孫權這樣的。與孫權相比,劉表的兒子們簡直是豬狗不如!”此后,孫權寫信給曹操表示:“足下一日不死,我便不得安寧。”曹操對眾將說:“孫權沒有欺騙我啊!”于是撤軍而回。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曹操口中的“生子當如孫仲謀”,意為有子就應當像孫權一樣,后人多用此語抒發對英雄的感嘆。
這則成語故事發生在曹操與孫權爭奪淮南期間。這年正月,曹操從合肥出兵濡須地區,擊破東吳江北大營,生擒都督公孫陽。此后,孫權親自率部抵抗曹操,雙方爆發激戰,東吳水軍的強悍戰力終于抵擋住了曹軍的攻勢,曹操被迫轉入戰略防御。
為盡快擊退曹操,孫權親自來到前線窺探曹軍虛實。曹操對此深有感觸,因此便由了“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成語的出現,體現出曹操對孫權的贊賞,這也許就是所謂的“英雄惜英雄”吧!
本文標題:生子當如孫仲謀什么意思?生子當如孫仲謀典故出處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