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蠅吊客什么意思?青蠅吊客典故出處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其實在三國中我們能看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都算是運氣比較好的,他們能找到賞識他們的主公,而且還立下過功勞,能被后人永記。但還有很大一批人也有才華和能力,卻只能被歷史遺忘,甚至是連出頭的機會都沒有。這次成語的主人公就是一位這樣的人物,青蠅吊客可能大家都沒怎么見過這個成語,這次也為大家來好好講講。還有青蠅吊客背后的故事也比較精彩,反映了孫權的用人之道。

青蠅吊客什么意思?青蠅吊客典故出處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虞翻傳》注引《虞翻別傳》,時間在孫權掌權時期,主人公名叫虞翻。原文如下:

翻放棄南方,云“自恨疏節,骨體不媚,犯上獲罪,當長沒海隅,生無可與語,死以青蠅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以典籍自慰,依易設象,以占吉兇。又以宋氏解玄頗有繆錯,更為立法,并著明楊、釋宋以理其滯。

青蠅吊客什么意思?青蠅吊客典故出處介紹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虞翻被孫權流放到南方之后曾經說過:“我自恨不在注意禮節,不會獻媚奉迎,冒犯了君主,以致獲罪,理應長期流落于天涯海角。活著的時候沒有知己之人可以傾心交談,死后也只有青蠅前來吊唁。假如天下能有一個知己者,我這一生就死而無憾了。”從此之后,虞翻以研究古代典籍求得自我安慰,并根據《周易》設象,用來占卜吉兇。后來又覺得荊州大儒宋忠訓釋坤卦時出現錯漏,便重新進行校對和注釋,并撰寫了《明揚》、《釋宋》等文章來糾正宋忠的錯誤。

青蠅吊客什么意思?青蠅吊客典故出處介紹

本文要介紹的便是根據虞翻所言的“死以青蠅為吊客”而演變出來的一句成語,叫做“青蠅吊客”,意為死后只有青蠅前來吊唁,比喻一生潦倒,死后無人吊唁。唐代詩人劉禹錫《遙傷丘中丞》一詩中的“何人為吊客?唯是有青蠅”指的就是這個典故。

虞翻這個人,在漢末三國時期稱得上是一位奇士,可謂文武雙全。他自幼飽讀詩書,成年后更是成為一位著名的學者的經學家。同時,虞翻對《周易》還有著深入的研究。據《三國志?虞翻傳》載:“關羽既敗,權使翻筮之,得兌下坎上,節,五爻變之臨,翻曰:‘不出二日,必當斷頭。’果如翻言。權曰:‘卿不及伏羲,可與東方朔為比矣。’”由此可見虞翻的造詣之深。

青蠅吊客什么意思?青蠅吊客典故出處介紹

除了飽讀詩書之外,虞翻的武藝也非常不錯。據《三國志?虞翻傳》注引《吳書》記載,虞翻擅長使用長矛,曾而孫策兩人單獨追擊山越,并在平定江東三郡的戰斗中沖鋒陷陣。

為何虞翻這樣的文武雙全之人為何得不到孫權的重用呢?關鍵原因正如虞翻自己所言的那樣:“骨體不媚,犯上獲罪。”一句話,不懂得當時官場規矩,不會拍馬屁。故此,虞翻不僅得罪了江東權貴,連孫權也對他非常不滿。最終,虞翻被流放嶺南,郁郁而終。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7945
本文標題:青蠅吊客什么意思?青蠅吊客典故出處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