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之計什么意思?萬全之計典故出處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赤壁之戰以后,劉備找到孫權,想要借荊州的一個郡當做自己的根據地。但有人卻建議孫權乘機軟禁劉備,好在最后孫權沒這樣做。畢竟赤壁之戰剛打完,雖然吳蜀聯軍獲得了勝利,但這是孫權軟禁劉備無疑是跟蜀漢結仇,本來對付一個曹魏就夠嗆了,又多出一個蜀漢那東吳就玩不了了。這次為大家介紹的成語萬全之計背景就出自此處,當時劉備到底經歷了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萬全之計什么意思?萬全之計典故出處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龐統傳》注引《江表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主人公是龐統和劉備。原文如下:

先主與統從容宴語,問曰:“卿為周公瑾功曹,孤到吳,聞此人密有白事,勸仲謀相留,有之乎?在君為君,卿其無隱。”統對曰:“有之。”備嘆息曰:“孤時危急,當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時孔明諫孤莫行,其意獨篤,亦慮此也。孤以仲謀所防在北,當賴孤為援,故決意不疑。此誠出于險涂,非萬全之計也。”

萬全之計什么意思?萬全之計典故出處介紹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劉備與龐統在酒宴上聊天。劉備問龐統說:“你曾經擔任過周瑜的功曹。當初我剛到東吳,聽說周瑜曾向孫權提出過一個秘密建議,想將我扣留在東吳,有沒有這事?跟著誰就替誰效命,你大可不必顧忌,實話實話就行。”龐統回答道:“有這么回事。”

萬全之計什么意思?萬全之計典故出處介紹

劉備嘆息了一聲說道:“當時我處境艱難,實在是有求于東吳,所以不得不去,沒想到幾乎難逃周瑜的暗算啊!天下聰明智慧的人所見都差不多。當時諸葛亮就曾經勸我不要去,他的意見誠懇而堅決,他也是考慮到這一層啊!我認為當時孫權的主要對手在北方,應該會用我作為他的外援,所以決意前往而沒有絲毫遲疑。如今看來,當初的確是過于冒險,不是周到而穩妥的計策。”

今天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劉備口中的“萬全之計”,意為周到而穩妥的計策。這也是由劉備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萬全之計什么意思?萬全之計典故出處介紹

劉備所說的出使江東,發生在赤壁之戰之后。劉備急于向孫權提出借荊州的南郡作為自己的地盤,于是冒險前往東吳去見孫權。就在劉備來到江東后,周瑜便向孫權提出了將劉備軟禁在江東的建議。幸好孫權沒有采納,否則事業剛剛起步的劉備集團將面臨滅頂之災。不過,這里還是要附帶說一句,其實周瑜的這個建議也不合時宜。雖然此時孫劉聯盟獲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但曹操的勢力依然強大,此時即便扣押了劉備并削弱甚至消滅了劉備集團,僅憑孫權的力量想單獨對付強大的曹操并不現實。孫權否決周瑜的建議,其實是對的。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7947
本文標題:萬全之計什么意思?萬全之計典故出處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